靖冰冰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 250300 蓝天幼儿园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前教育教学内容发生了重大的改革与发展。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色办园与开发特色园本课程已成为大部分幼儿园的发展取向,并形成幼儿园独具风格的特色,以增强幼儿园的市场竞争力。大部分幼儿园混淆了办园特色与园本课程特色,欲通过开发园本课程特色来凸显幼儿园的办园特色,这种一味追求特色的园本课程开发导致出现了许多问题,而幼儿园课程的实施需要始终遵循幼儿为本、立足园本、循序渐进的原则。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实施;问题;对策
引言
幼儿园课程实施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对幼儿活动设计能力、评价反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今幼儿园课程实存在教法单一、评价方式匮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有效解决幼儿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的教学问题,实现该课程在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是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改革的重点内容。因此,要探索幼儿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活动实施水平和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1基于课程实施的两个“得”与“失”
一是课程活动丰富多样、富有特色,却失之随意零散。部分活动不是来源于幼儿的合理兴趣和发展需求,“拿来主义”较为严重,课程活力尤显不足;原有的课程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缺乏支撑课程发展的“灵魂”。二是课程实践如火如荼,却失之评价混乱。教师不能准确判断活动内容是否适宜于不同年龄段、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有评价意识的教师往往凭经验判断,没有较为稳定、统一的评价标准,不善于利用评价工具;评价意识较弱的教师,则认为课程评价与其没有关系,忽略评价。
2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1课程评价体系构建困难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评估和评价至关重要,都影响到整个园本课程的质量和水平。课程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一定的评价技术和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分析、整理信息和资料,对课程编制过程、课程方案、课程实施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一项课程计划在实施后究竟收到哪些成效,可以通过评价全面衡量,做出判断。课程评价在园本课程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可以发现课程开发计划中的不足,进而及时改进与完善;二是帮助管理者做出恰当的课程决策;三是检测课程实施的效果。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是尤为重要的环节,但也是尤为困难的。
2.2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落后
迫于“学生多、教师匮乏”的现实压力,教师承担超额教学工作量,没有较多时间用于学习能力培训和进修提升,无法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此外,教师常常从学科基本理论定位教学重点,忽略了学科知识的实践性、应用性。这导致的结果是: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高,无法准确把握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应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为社会输送一批符合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3“自行其是”式的园本课程
园本课程是幼儿园的课程,幼儿园在园本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具有自主权和决策权。但是,这也导致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如部分幼儿园缺乏对园本课程的理性思考,认为“立足本园”的课程就完全可以自行决定,那么在目前市场化的环境下,就存在一些幼儿园为了追求特色办园所带来的效益,一味去迎合社会和家长的一些功利性追求,课程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倾向。
举例来说,有的幼儿园每周多次开展语言和数学集体教学活动,而健康课程和社会课程却是几周一次,这明显更加重视知识的传授,背离了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也侵犯了幼儿接受适宜教育的权利。可以说,一些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建设是“自行其是”的表现。
3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3.1寻求课程专家的帮助与支持
园本课程开发涉及到制订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实施、评价等基本流程,涉及一系列的基础课程理论支持,需要教师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而现实情况是,我国学前教育的师资水平普遍偏低。因此,积极寻求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帮助与支持,充分利用高校的专家资源,得到专家们的支持与适时指点,可以使园本课程开发过程更为顺利。针对幼儿园课程在开发过程中评价环节遇到困难,建议与当地高校展开更为紧密的合作,邀请高校课程领域专家和教师一起参与幼儿园课程开发,这样专家可以更为了解其园本课程目标与内容间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也能根据幼儿和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的反馈,结合专家自身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制定出更为贴合幼儿园课程的评价指标或评价体系。除了与当地高校专家沟通合作,也可以通过网络求助全国各地权威课程专家指导,比如发邮件说明开发所遇问题,以获取更多的意见和帮助。
3.2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本位的教育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现代教育本质观。任课教师应结合学生喜欢动手操作的实际特点,优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设置,将幼儿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理论讲授与技能实训的学时比设置为1∶1。一方面,教师通过分领域开设实践课程,多维度考查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设计不同教育活动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利用学校实训室进行授课,安排学生学习完理论知识后及时进行模拟教学实训演练,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3立足园本,突出园本课程的特色
园本课程的开发就是要打破所有幼儿园千篇一律的局面,是实现教育地方化和本土化的体现,但园本课程开发一定是以幼儿园的现实基础、条件、经验、状况等为出发点的,所以园本课程一定要首先立足于幼儿园之“本”,然后去关注园本课程的“特”色性,只有正确理解了“本”与“特”的关系,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才能行之有效,最终促进幼儿园课程的完善和发展。循序渐近,开发有质量的园本课程园本课程的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课程的开发需要经历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与幼儿园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基础和积淀情况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园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戒焦戒躁,要开发有质量的园本课程,将课程开发做深、做细、做全,最终形成稳定的、科学的、有质量的园本课程。
3.4科研助推,课程建设纵深发展
幼儿园依托课题研究、集中研讨、培训交流等多种方式,以助推园本课程建设为目标,以课程实践中形成的基本经验为依据,推进生命体验课程的持续发展。切实发挥科研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引领助推作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课程实施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活动实施能力、评价反思能力等专业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社会能力,其教学成败关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一线教师,应立足于所在学校幼儿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有针对性地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进行创新改革,从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而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南瑞霞.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梦想启航,2020(5):79.
[2]李琼.浅议幼儿园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J].教育教学研究,2021(15):169.
[3]关永春.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梦想启航,2020(1):4—6.
[4]谭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的困境及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2020(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