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征
山西省永济市教师进修校 044500
摘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在中专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学科之一,在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互联网,去认识、处理、搜集、判断网络信息等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深入的背景因素下,课程改革要求能够将信息技术课程从专有化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推进这门课程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效果,促进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衔接和融合,利用技术的优势为课堂教学服务。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融合;教学方法
在现代化背景下,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信息技术学习,掌握其基本的应用方法,因此一直以来信息技术都是作为一门课程呈现出来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和推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教学宗旨,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开发,成为中专学科教学的主要教学目的,然而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也成为现阶段学科教育中的重要研究问题。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应用和处理等能力,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需要利用技术来完成,信息技术学科变成一门具有教学工具性质的课程,能够发挥出自身技术的应用价值,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进行融合,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从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转变方面都能给当前中专阶段的课堂融合带来更佳的课程体验。
一、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融合发展的论述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并且对经济、医疗、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并带动了这些领域的革命性改革。但是,在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融合度不高,不能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和价值,阻碍了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实施。所以,如何把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推进教和学方式的转变和创新,提高学科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是现阶段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二、中专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堂教学的融合策略
(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新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融合势必会带动新教学方式的出现,而新教学方式主要是依托于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以实现学科教学目标,为学科教学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为特点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对学科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全身心投入学科学习的过程中。
第一,培养学生的网络探究学习能力。
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内容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实现对知识的自我构建,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学习、提高、再学习、再提高的不断发展。
第二,培养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在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借助网络中的学习资源和网络交互功能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发现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的网络协作学习能力。在进行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还应该借助网络环境进行学科教学的协作学习,引导学生针对有问题的知识点和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协作性的交流和沟通,通过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点评和补充,相互纠正,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这样也可以加强学生记忆,提高学生交流意识。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对信息知识进行组织和整理,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与合作精神。
(二)以突出教学重点为基础,把握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融合的基点
在进行信息技术和学科课堂教学融合的过程中,明确信息化教育资源的设计和相关使用工具的应用深度,同时还需要以教师教学的内容设计为基础,对集体备课和学科教研活动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设计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符合当前学生的实际需求。另外,学科教师还应该把自身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进行融合,找出学习内容的重点,并以重点内容为基点,对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从而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情况。其次,根据实际学科教学的知识点特点和情况设计、开发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住课堂练习的机会,如评优课、学科论坛、公开课等,对信息化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设计和开发,从而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学素养。最后,带领学生在计算机机房上课,以计算机设备为教学管理基础,通过互动屏幕和网上通知进行小组讨论,并辅以遥控和屏幕监看,对教学的效果进行监督和控制,从而提升学科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融合是需要理论和实践一同实现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对理论指导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实现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融合。
三、结语
在进行学科教学时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造出更有益的学习环境,并且通过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进一步刺激学生感官,同时还可以超文本的方式对学科教学中的信息和知识进行组织和整合,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知识结构和体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这样也可以推动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学科教师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教学平台,而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中,是改善学科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信息技术和学科课堂教学的融合,提高学科教学效率,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孙莹.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策略[J].东西南北:教育,2020(37).
[2]金荷华.中外核心素养研究与教师教育课程的优化[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23).
[3]陈宏艳.基于核心素养的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变革探析[J].职教论坛,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