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英斌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实验小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估计,全球有十亿成年人体重超重,至少有三亿人患肥胖症,而全球有10%的6至18岁的在校学生患有肥胖症,这个现象正不断的加剧。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2017年,中小学生超重率为15.9%,肥胖率为16.9%,高于全国6.3和10.5个百分点。根据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中小学 超重检出率近16%,肥胖检出率近17%,这些数据表明全市中小学生存在“小胖墩”的现象依然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学的儿童肥胖也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一项重要疾患。为此,我校区针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了单纯性肥胖的现况调查及肥胖危险因素分析研究。
一、研究目的
通过《控制小学低年级学生肥胖策略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学生肥胖的由来,明确研究的具体内容;在研究、实践中,探索和建立实施控制学生肥胖有效途径及策略,提升学生的自控能力,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借助家校合力帮助学生控制肥胖,让家长明确认识到肥胖的危害及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研究法
通过调查问卷,掌握我校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了解和掌握超重和肥胖学生情况,建立健康监测档案,制定综合干预措施,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肥胖危害性知晓度;加强膳食指导,建立健康饮食行为;加强体育锻炼,帮助肥胖学生增强体质;加强肥胖监测,掌握学生肥胖发生状况;加强家校沟通,指导家长落实配合工作;有计划和步骤的进行干预,降低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检出率。
A.研究对象 57人都是一二年级参加国家中小学生体质测试以及区保健所体检数据中部分肥胖的同学,对学生及主要照管小孩饮食起居的家长进行营养及运动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并对学生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
B.调查方法分别采用学生和家长膳食与运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表,调查一二年级学生及其家长的一般基本情况,以及膳食与运动知识、态度、行为。对学生的调查由经过培训的班主任在班上集体指导,由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作答。对家长的调查,由老师布置学生将问卷带回家,交由家长填写。学生的身高体重由经过培训的学校保健老师和体育老师统--N量记录。学生问卷与家长问卷一一对应编号进行分析。
C.按照WHO标准,实际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110-119%为超重,超过120%者为肥胖,其中在120--129%者为轻度肥胖,130一149%为 中度肥胖,高于150%为重度肥胖。家长体质指数(BMI)的计算为;体重(kg)/身高 (m)2。
D.统计分析调查表经过整理后、编码后,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并用专业统计进行分析
(二)行动研究法
策略1运动参与
1.学校训练的内容包括
(1)耐力练习:耐久跑、定时跑、追求跑、往返跑等
(2)素质练习:仰卧起坐、立定跳远、生蹲起等
(3)柔韧练习:跳绳、等游戏
2.在家每天晚睡前
仰卧起坐一分钟(20以上) 坐位体前屈100次
3.假期体育作业进行跟踪
(1) 每天早晨
跳绳600个 立定跳远50个 踢毽200个
(2)每天晚饭后
慢走30分钟
(3)每天晚睡前
仰卧起坐一分钟(20以上) 坐位体前屈100次
策略2饮食参与
1.学校(营养配餐)
(1)适当增加低热量高蛋白的食品,如豆类、蛋、奶、鱼、瘦肉等。
(2)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等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每日两者的供应量需达400~500克,尤其是新鲜蔬菜要多吃一些。
(3)要减少和控制摄入各种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奶油制品、甜食和甜饮料等。
2.家庭
肥胖儿童的饮食干预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因此,我们联合医务室和营养室,与肥胖儿童的家长逐个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对照各自家庭的饮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中反映出的不良饮食习惯,通过提出方案,对家庭的膳食结构、食物切配、烹饪方式、餐前餐后活动安排和进餐习惯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指导。我们还向家长介绍和分析儿童的每周食谱,建议他们可以在家中参照此食谱科学安排膳食。
三、结果与分析
本次共发放了57份学生及同样数量的家长膳食与运动的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共收回学生与家长向卷一~对应且填写合格者57份,合格率为100%。学生的平均身高、体重男为135.70--+ 6.2cm、31.44±5.77kg,女为134.75±7.1cm、29.62--+6.37kg,男女之间的平均身高 (t=2.68,P<O.01)、平均体重(t=5.10,P<O.01)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依据结果显示,学生的性别、对待运动的态度、吃早餐的习惯、喜欢吃糖果巧克力、以及父母的文化程度、体重指数、父母的职业、父母为孩子准备蔬菜情况等等因素是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性别中,男生较女生更易发生肥胖。对待运动的态度上,学生对运动的态度越积极,越不容易发生肥胖。早餐习惯中,不吃早餐是肥胖的危险因素,不吃早餐的学生较常吃早餐学生更易发生肥胖。在零食行为中,最爱吃的零食是糖果巧克力的 学生较其他学生发生肥胖的危险要小。父母的行为中,每天为孩子准备蔬菜水果,是防止学生发生肥胖的保护因素。家长的体质指数越高,孩子越易发生肥胖。另外,在家长职业中,家长的职业为厨师的学生越易发生肥胖,而家长职业为其他的学生较其他职业家长的学生发生肥胖的危险要低。
通过运动参与后肥胖的学生有所改变,第一在课上听讲的注意力有所提,第二在意志品质上要比一般肥胖的学生强,第三参与锻炼积极性增强了。通过训练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有了提高,在国家中小学生体质监测测试中,他们的综合成绩都好于上一年成绩。
通过家校对肥胖学生饮食参与后,孩子们在个人饮食上发生了一些变化。第一零食受到了节制,第二不再挑食了,第三不再以肉类为主。
四、结论与建议
光凭教师、家长再如何努力,学生是被动的去参与活动,外因决定不了内因。通如何让学生过从被动便主动,课题小组分析,通过宣传让学生了解肥胖的形成原因,让学生知道跟遗传、饮食、锻炼等方面都有关系,再不控制体重,会影响以后的生活,(升学、工作、结婚等)让他们知道从现在开始必须控制体重。
通过家校配合对参与课题研究的57名学生进行实施监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监控中,课题组成员每月对学生体重进行测量,并把每次测量的结果研究分析,对没有控制体重的学生及时调整体育锻炼内容、强度以及营养配及时反馈给家长,以便家校制定更加适合每一个人监控措施。57名学生按年龄在第一次测量身高体重算出BMI值都高于同等岁数的学生,经过干预后身高体重算出BMI按年龄57名学生有18人下降,1人持平,38人小幅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