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霞
玉环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浙江省 玉环市317600
摘要:记得笔者看过这样的数据: 在有限的课堂交往中, 师生的交往占据了 93.2% , 而学生之间的交往只占 6.8% , 而在为数不多的学生交往中, 学生个体与班级之间的交往占 73.6% ,学生个体之间的交往占 19.4% 。在一堂名为《珠算乘法》公开课中,教研组的评议让我印象深刻。一位老教师提出,“在整堂课中师生互动做的很好,但是缺乏生生互动,如果能够利用算盘打得好的优秀学生,那么这堂课会更精彩”。在传统的观念里,总觉得课堂上的生生交流是一种破坏力,却忘了如果我们能利用好优秀学生,那很大程度上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笔者将以珠算课为例,谈谈如果利用优秀学生让课堂产生化学效应,提高教学效率。
一、准确寻找课堂优秀学生
在工业上,BCE催化剂是一种使用率极高的催化剂,在溶解和性能方面都较其他催化剂好。同样,在课堂上也有一种催化剂,能让课堂产生不一样的化学效应,那就是优秀学生。准确定位优秀学生是第一步,必须找到这群学生,才能有效利用。
优秀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是相当活跃的一部分,他们自我概念形成好,在班级中的地位较高,这些因素使得他们在班级活动的表现非常积极和有效。但是优秀学生中有的活跃,有的沉默,有的自顾自学习,有的则责任感强,当他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时,便是笔者要寻找的优秀学生。能言善道的,尽职的,自觉的,优秀的。
二、有效利用课堂优秀学生——以《珠算》课为例
珠算的实质性环节是模仿与练习,在这个过程中,优秀学生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将班级的优秀学生有效的利用起来,便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将以《珠算》课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内外有效利用优秀学生。
1.课堂延伸宽度
笔者会在讲完新的珠算拨打技巧后,给所有学生预留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学生模仿和练习珠算拨打技巧。在传统课堂中,学生只能咨询老师,而每个学生面临的问题又不一样,有的可能是马虎把数字看错行,有的可能是在拨打算盘时不小心错乱,有的可能是最终的盘面确认错误,而且珠算的特殊性导致,如果要发现学生哪里错了,不是看结果就能看出的,必须盯着学生看他一步一步拨打才能确认到底是哪个关键步骤错误。如果老师统一指导很难得到因材施教的辅导,而现在加入优秀指导,则有效的解决师资不充足的问题。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询问优秀学生,自己不解的地方,更快更方便的解决自己的困惑,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也慢慢养成不懂就问,多向优秀学生学习的好习惯,有效的促进班级的学习氛围。那节公开课如果在课堂中加入这一环节,便会得到一个更好的效果。
在优秀学生指导过程中,老师也不能闲着,老师要巡回指导,观察各优秀学生指导的珠算拨打技巧是否正确,方式是否得当,并在恰当时候进行评价。老师的评价要适宜精巧,尽量以激励为主,在评价的过程中语言一定要真诚,要放下作为老师的架子,要有针对性,不得盲目用“很好”“非常棒”这样泛空的句子评价,要评价到点子上,要让学生看到自己或者同学的优点和进步。评价也要找准时机,如果优秀学生正在积极投入指导,这时候你对他说“你指导的不错”,这可能会导致他的指导戛然而止,会影响指导的效果,被指导的学生也可能开小差拍马屁。以我多次课堂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老师在整个课堂中的语言应该占以下比例最为恰当。
2.课后延伸长度
当学生遇到珠算技巧不会时,可以第一时间找到优秀学生,把困惑第一时间解决,他们可以在教室问,可以在寝室问,同学可以手把手的在课余时间指导。优秀学生是自己的同学,他们是陪伴自己一起成长的伙伴,是一起生活学习的朋友。老师只有一个,且业余时间没有学生来的空闲,甚至有些学生会因为老师的办公室远,或者不敢找老师,害羞、恐惧等阻止了继续求学的欲望。
现代信息化的时代,手机无处不在,计算器的使用也非常普遍,很多学生认为学珠算是没有意义的一件事,所以在完成课外任务时会选择敷衍了事。比如采用计算器等功能直接计算出结果,如果老师只是看最后的计算结果,很难判别真伪。优秀学生作为同学身边的监督员,可以盯着同学用算盘一颗一颗的拨打出结果,更可以检查同学的拨打技巧是否正确,在指导的过程中也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每天布置循序渐进的任务,让优秀学生指定监督,促使学生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好,最终完成定级目标。
三、适时指导优秀学生
倡导利用优秀学生,不意味着就完全否定老师的教学作用,相反,老师的作用不是降低,而是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师作为整个教学的中心,不再只是单纯传道授业,而变成课堂管理者、启发者和监督者。给予学生更多的信心与支持,教给他们更多与人沟通和评价的技巧,让他们在指导同学的过程中,找到那份乐趣与被人尊重的感觉,在帮助同学的同时也提高自己。
优秀学生在课堂上指导别的同学时,经常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如果意外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就会导致学习无法顺利开展。老师必须对课堂进行更细微的观察,并做出合适的处理:(1)当优秀学生对老师提出的指导任务还不够清晰时,老师必须马上进行再次布置。向学生反复仔细说清楚任务要求与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只有任务清晰时,才能够更好的完成任务。(2)当优秀学生指导过程中声音太大,严重影响其他学生指导时,老师应及时阻止。让其声音小点,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如让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近等。待学生指导声音小一点时,要及时进行肯定,并在开始指导前多次强调注意音量。(3)若指导过程非常顺利,相互间都非常配合时,老师要及时进行表扬。当指导过程出现冲突,被指导学生不配合时,老师要及时干预并找到原因,尽量站在优秀学生方,这样才不会打击优秀学生的积极性。(4)如果提前完成指导任务,老师则要进行提问引导,引导其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指导,避免出现指导结束则聊闲话的现象。也会有的学生会在指导过程中偏离主题,如聊中午吃什么,最近上映什么电影等,老师要纵观全局,发现则及时制止。
除了在课堂上参与和观察指导外,老师还需要重点培养优秀学生以下习惯:(1)学会赞扬。老师要告诉他们,要多赞扬自己指导的同学,因为如果赞扬别人,被赞扬的人就会愉悦,会更加配合和更喜欢听你指导。除了告知,作为老师也要多赞扬优秀学生,让他在实际感受被表扬的愉悦后,言传身教给同学,提醒他们,在表扬时我们应做到真诚,应表扬在点上,不要虚大空,或者可以配合一定的肢体动作,如竖起大拇指,拍拍同学后背等让同学真实感受被表扬。(2)学会倾听。在指导过程中不要一味的只是讲给同学听,要学会倾听同学的声音。停下来,问一问同学是否听明白,当同学提出疑惑时,不要拒绝,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记下来,问老师或者寻求别的同学帮助。
四、总结
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的指导,有效利用优秀学生非常必要,老师作为教学的唯一资源,是非常有限难得,让小老师无处不在则可拓展教学资源。被优秀学生指导过的同学表示,同学指导让他更容易接受,因为他们的认知是一致的,他们使用的语言也是更贴近自己的,与同学沟通比跟老师沟通更方便更快捷,他们喜爱这样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程莉蓉.同伴互助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J]. 教育现代化,2017年6月
[2] 吴正英.新课程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运用,2015年12月
[3]李纯晶.英语教学中的学生互动[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