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在初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   作者:黄松兰
[导读]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与新课改的深入发展,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

        黄松兰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教师进修学校 35040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与新课改的深入发展,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英语阅读教学为了更好地培养初中生的核心素养越来越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创新。文学阅读既可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审美能力,又可以促进英语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发展。本文基于趣味阅读探究初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方法,以期为构建优质英语阅读课堂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文学阅读;群文阅读
        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初中生学习自信,激发学习积极性,通过科学指导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以及表达、交流能力。同时,还需要在掌握基本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塑造学生文化品格,增强文化底蕴。文学作品具有内涵丰富性、普适性、文学性等价值特征,初中英语强化文学阅读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群文阅读是当前阅读教学中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在拓展阅读视野,丰富知识积累,训练阅读能力等多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探究群文阅读在初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中应用尤为重要。
一、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群文阅读主要是指教师以2-3篇或更多文章为依托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形成独特观点,在此过程中进行思考,围绕多个议题或同一议题进行讨论,最终针对阅读内容达成共识。采用群文阅读模式进行英语文学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了解更多文化知识,丰富词汇积累,英语文学作品是外国文学经典,语言表达原汁原味。阅读这样的文学作品,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英语语言特点。而且,修辞手法在英语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通过群文阅读可以强化语言训练,促使学生提升语言技能。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促进思维品质发展,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往往容易被故事情节吸引、人物情感感染,基于具体的语境分析语言表达的深刻含义,从而感悟出文本中蕴含的思想、价值观、人物精神等。此外,群文阅读在英语文学阅读教学中应用有助于英语阅读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趣味性,使学生在课堂中实现深度阅读,充分发挥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落实英语核心素养培养。
二、群文阅读在初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中实施策略
(一)合理设置话题,精选阅读内容
        与单篇阅读教学相比,群文阅读教学有效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实施群文阅读教学需要以教材为基础。但是通过分析教材可以发现,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非常少。因此,在实施文学作品群文阅读,必须以教材为基础搜集其他文章。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阅读活动前明确议题,而后围绕议题精心筛选阅读内容。例如学习仁爱版八年级上册Unit 3 Topic 3 Section C “The Little Match Girl”时,教师确定群文阅读主题为“西方童话故事”,并将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为“了解文章中的对比写作手法,培养学生运用对比进行写作。”确定话题后,教师搜集了《Snow White》《Beauty and the Beast》两篇童话故事,与课文组成一组文章组织学生阅读。《The Little Match Girl》这篇文章中文本描写的环境与小女孩的处境形成了鲜明对比,突显了小女孩的悲剧。经过内容分析,学生明白对比就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的一组事物安排在一起,进行比较对照,使好的更好,坏的更坏,美的更美……突出想要描述事物的主要特征。分析课文后,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另外两篇文章中的对比手法,加深学生对语言表达方式的理解,进一步促进语言建构与阅读分析能力发展。
(二)组织小组合作,进行群文共享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正确定位自身角色,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小组合作是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常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方面,小组合作为学生进行交流分享搭建了平台,能够帮助学生思想碰撞中发展思维,另一方面,小组合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使其在课堂中保持阅读热情,从而提升阅读效率。例如在开展“西方童话故事”群文阅读活动前,教师为小组布置了任务,要求各个小组通过分工合作对《Snow White》《Beauty and the Beast》《The Little Match Girl》进行简单翻译,同时设置导学案,在阅读后完成相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前准备活动有助于降低自主阅读难度,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提升自主阅读效果。在读后的小组活动中,教师要求各个小组挑选一篇童话故事进行课本剧表演,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大胆融入自己的想法。在展示环节,有的小组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局进行了这样的改编:“小女孩被一位富人收养,她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暖和的屋子里,床边还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可见,学生们的内心是善良、美好的,希望小女孩有一个幸福的结局。而且,通过实践可以发现,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显著提升,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得课堂阅读氛围浓厚。
(三)巧妙设计问题,促进思维发展
        问题设置是群文阅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提问更是课堂互动的有效手段。阅读文学作品时,教师应通过层层提问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同时还要通过问题拓展阅读深度。在群文阅读活动中,阅读仁爱版九年级下册Unit 6 Topic 2 Section D“Gift of the Magi”这篇文章为例。在阅读前,教师出示以下问题:“When did the story take place?What did the couple live?How did Della get additional money to buy her husband a gift?”等问题,以帮助学生在初次阅读后对文章形成基本了解,为后续阅读奠定良好基础。而参阅型问题则具有一定思想深度,思考过程是学生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发展的过程。在阅读中,教师提出了“Who are ‘the Magi’?What is the gift of ‘the Magi’?”等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文本内涵。在阅读后,教师以评估型问题设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写一写阅读这篇文章懂得了什么?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思考,还有助于教师了解阅读成果。由此可见,在群文阅读中,问题设计应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启发性,这样才能发挥文学阅读的价值,有效促进初中生思维发展。
(四)注重多元教学,关注核心素养
        新时代背景下,教学创新是必然选择。在初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中实施群文阅读,可以采用多元教学方法,构建趣味课堂、有效课堂,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例如在“西方童话故事”群文阅读活动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在阅读文本前,教师展示《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美女与野兽》的图片,学生看到图片纷纷开始讨论自己对这些故事的了解,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而后,教师播放《美女与野兽》的动画片段,运用课本之外的内容进一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实际上,情境创设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利于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再如阅读《麦琪的礼物》时,教师采用思维导图法带领学生分析文本。这样方法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抓住文章重点,还有助于学生树立段落意识,对提升写作能力具有积极影响。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主题演讲活动、影视剧改编欣赏活动、诗歌朗诵活动等,以不同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学习、阅读不同的文学作品,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独特优势,群文阅读的应用有利于充分发挥文学作品的育人价值。广大一线英语教师应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不断深化群文阅读教学研究,从而优化英语文学阅读教学,全面贯彻落实英语核心素养培养,使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更具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冯玉霞.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文本整合策略举隅[J].校园英语,2019(32):140-141.
[2]吴瑶.群文阅读视域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初探[J].好日子,2019,(15):1.
[3]王海峰.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文学阅读中的融合与升华[J].新东方英语·中学生,2019,(5):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