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   作者:吴蕾蕾
[导读] 初中英语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英语学习不应是一个枯燥的背诵和记忆的过程,

        吴蕾蕾
        榆林市第七中学 719000
        摘要:初中英语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英语学习不应是一个枯燥的背诵和记忆的过程,而应是自主、积极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以及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微课作为全新教育模式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同时,对促进学生各项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微课是一种依托信息技术制作设计完成的,时长在5-10分钟左右的微型授课视频,内容短小精简、主题鲜明突出是它本身显著的特征所在。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应在充分了解自身特征的基础上,积极探究微课高效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为高效化英语教学课堂的构建提供依据和支撑。
        关键词:初中英语;微课;教学策略;教学案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推进,新的教学方法被不断应用于教学中,微课被普遍关注和使用。微课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和方式。微课教学不是整堂课的浓缩,也不是教学片段,而是对某一重点知识的详细讲解。它是短小的视频或图片,能直观、有效地展现给学生,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接地理解和吸收知识。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渠道,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有很多优点。将其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不仅适合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要求,还为英语教学开阔了视野,符合现代中学生的学习特点。然而,微课只是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要紧密结合传统教学方式,广泛使用微课,如可用在初中英语课前导入、复习、预习环节,课中讲解重难点以及课后拓展巩固等环节,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和作用,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微课在各教学环节中的有效运用进行了简单分析。
        一、借助微课实现情境教学,培养口语交流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言知识点外,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而微课的运用为教师更好地开展英语教学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向学生展示英语的正确发音,增强学生对英语标准发音方式的认识,还能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口语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运用英语自主表达和交流的意愿和动力,使英语口语教学得以顺畅、高效地进展下去。
        例如,在进行“Sad movies make me cry.”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在课堂伊始环节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经典电影Titanic中的片段,即轮船即将碰触冰山之时,人们所表现出来的无助、恐慌……教师也在学生观看完之后向学生提出问题:How do you feel after you seeing this kind of movie?等等,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鉴于电影本身也是原声配音,发音比较纯正,教师给学生展示一段适宜表演的内容让学生观看,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掌握人物所表达的内容,了解正确的发音和表达方式,之后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这一片段的内容清晰地展现出来。通过这种形式的课堂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地锻炼。如此,通过借助微课实现情景化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口语表达的平台,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改进和提升。
        又如,例如,以“Can you play the guitar?”这部分内容为例,在教学本课的单词和短语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展现相关的图片内容,让学生结合图片完成本课guitar, sing, swim, dance, draw等单词以及基本短语如play chess, speak English, play the guitar等的学习。之后,在进行本课主要句型Can you ...?以及相应的答语Yes, I can. No, I can’t.等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展示出相应的动画情境,让学生感受这一句型的具体运用方式是怎样的,并在这一情境的引导下进行句型的操练。如此,便将枯燥的英语教学过程以更为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了出来,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目标语言点的理解和记忆,这是以往的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和达到的效果。
        二、借助微课讲解重难点,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以往的初中英语课堂以“师讲、生听、生记”为主,枯燥、单调的教学模式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高。

为了转变这一局面,教师应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借助微课生动地展示教学中的重难点以及易错点,以动画视频的形式来增强学生对抽象语法知识点的了解和认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动力,从而对推动英语教学的顺利进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以“How much are these socks?”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如何用英语来问答物品的价格,如How much is ...? It’s ...dollars.等等。为了增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认识,教师可以在完成语言知识点的讲解后,利用微课给学生剖析How much is/are ...?以及相应答语等句式的结构,并展示模拟化的动画购物场景,将人们的购物买卖行为以及对这些语言点的运用生动地呈现出来,使学生对这些语言点的句子成分以及具体的运用方法有深刻的认识。如此,便将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以直观的微课形式呈现了出来,增强了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有效改进和提升。
        又如,以“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在教学前给学生制作了关于本课知识的微课,在课堂上结合微课对本课的单词、语言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在微课中,将本课的主要单词如sandwich, butter, turkey, lettuce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出来,使学生对本课所学的这些表示食物的单词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之后,教师将本课介绍食物制作流程的语言知识点以动画演示的形式进行了展现,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动画的形式学习如何用英语表达食物的制作。相比于单纯的知识性讲解来说,这种形式的活动是学生喜爱且乐于参与的。如此,便将枯燥语言知识点的讲解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出来,增强了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点的理解,促进了英语教学的顺利进展和实施。
        三、展示文化内涵,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语言本身与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英语的学习范畴还应拓展到文化的层面上。学习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知识中某些词句的用法和深层含义,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文化内涵。为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巧妙借助微课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介绍并讲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通过与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对比的形式来发展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的深刻了解和认知,从而为取得更理想的语言教学效果提供有力支撑。
        例如,以“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这部分内容为例,本课主要介绍了不同国家人们在初次见面时所应遵循的一些礼仪,并以此为依托,介绍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习俗。在课堂上,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教师可以将之以微课的形式呈现出来,利用微课给学生展示不同国家的见面礼仪、餐桌礼仪、聚会礼仪以及时间观念的差异等等。并将微课资源共享到班级的交流平台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学习和观看。如此,便增强了学生对不同国家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提升了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了学生英语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又如,以“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在完成课堂教学后给学生制作介绍不同,我国及西方国家重要节日的视频,将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的风俗、习惯以及节日的来源等相关内容在微课中呈现出来。除此之外,对西方国家的重要节日如圣诞节、感恩节等进行详细介绍,使学生对中西方的节日背景知识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如此,便实现了文化背景知识在课堂上的渗透,促进了学生知识水平和视野的提升,使英语教学效果得以不断优化和完善。
        总之,微课作为新型教育教学资源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对提升英语教学有效性和课堂教学效率都是有意义的尝试。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应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将微课与自身各个环节和流程的教学活动巧妙融合起来,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和运用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促进英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谨.基于微课理论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初探[J].吉林教育,2015
        [2]张玉玲.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15
        [3]张红艳.多媒体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