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维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秦岭小学 713101
摘要:在现阶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越来越重视其科学性、全面性,教学的目的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非常强,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法治意识,从而更多个层次和角度来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的意义,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全面发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
我国现在的教育指导方针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把德育放在首位的,显然教育在顶层设计时不可谓对德育不重视。而在小学阶段的教学开展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树立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基础法治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人生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如何创新教学方式能够使其更好地符合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当代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每个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标。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提出了以下几点见解,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现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现状
在现阶段的教学开展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具体问题如下。
(1)教学过程流于表面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过程中,因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特点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不同,道德与法治课程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体现在我们的言行举止之上,所以没有一个很标准的分数和评判的标准。这就导致了很大一部分的教师无法认识到教学开展的目的,仅仅是通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输,这样的方式是很好的,丰富了学生的认知,但没能够很好地体现教学开展的实践性,使得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过程流于表面,没能够很好地体现道德与法治的意义,也没能够更好地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没能够很好地体现教学开展的实践性,同时也没能够更全面地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也正是因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没有一个更加明确的目标和评判的标准,就导致部分教师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不够重视,时期道德与法治教学仅仅是流于表面,存在于课堂之中,难以发挥其作用。
(2)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虽说现阶段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越来越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但是在部分学校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因为师资力量不够,常常是让语文教师或者班主任教师等代课。但是教师没能够接受到更加专业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育,常常以更加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还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久而久之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这也就导致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没能够很好地发挥其作用。
教学方式的单一性不仅仅是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方法上,在很多时候是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之上。部分教师并没有很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重视理论知识的传输,通过灌输式教育或者是填鸭式教育的方法,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步伐被动地学习知识。这也就使得了教学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单一性,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没能够更好地发挥道德与法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有效性策略
在认清教学现状之后,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以更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并积极地反思教学的现状,进行针对性教学,更好地发挥道德与法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1)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但是却不是局限于课堂之上。我们要清楚的是,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但是却不是唯一的场所。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实践中,都能够认识到更加丰富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很多没能够体现在课本之上的。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就是要求教师要以更加丰富的眼光看待道德与法治教学,并且要以发现的态度去发掘生活中的知识。只有将教学内容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认识并积极地践行。同样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促进学生的成长。
例如在《我是班级值日生》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之中,教师即可组织班级学生对班级生活中的值日日常进行回顾,使学生能够以自身的生活经验丰富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能够将自身的生活经验与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建立起紧密的联系,由此使学生能够真正将自己感受到的值日的意义与趣味转化为理解层面的内容,利用自己在劳动中遇到的困难去理解教学资源中的教育价值。这种生活资源的利用丰富教学内容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真正将教学内容内化,实现学生学习素养的提高。
(2)教学方法的丰富性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丰富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学方式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同时,丰富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是现代化教学理念的体现。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现象,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教学的方法不够丰富。要想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率,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利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以丰富性的方法来时刻保持学生的“新鲜感”,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地融入到学习当中。
例如在《有多少浪费本可以避免》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之中,教师为了实现教学方法的丰富性创新,即可在教学实践之中以灵活利用数字资源的方式,优化课堂中教学内容的表现方式。如课程中教师在表达生活中浪费的情境时,可以通过真实取材于生活中的图像资源将教学内容更加立体与真实地表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被其中的表现形态所吸引学习兴趣,并快速建立起具象化的认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新颖数字教学方法的作用下得到直接的提高。
(3)教学活动的丰富性
教学的基础目标是为了能够更丰富学生的认知,让学生能够利用理论知识来更好地指导自身的生活实践。但是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输,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掌握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灌输性和单一性,没能够很好地让学生所理解。而教学活动开展的丰富性是让学生以实践活动的方式来认知教学内容,并且能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印象,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自主选择课余生活》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组织班级学生开展合作演讲活动,使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出一个最受喜爱的课余生活活动,并在讲台上面向同学阐述理由。在这一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能够真正将自己的喜好与教学内容中所表达的观点进行紧密地结合,并在合作讨论中真正系统地整理出表达语言,在阐述过程中不断深化对课余活动相关知识的理解,最终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础课程。但是要想更好地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教师的教学方式就不能够仅仅局限于传统之上,更应该重视教学理念和方式的创新,积极地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以反思为基础理清教学方式创新的思路,以更新的教学理念为教学方式创新的基础,将“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结合”,更全面地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的意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6).
[2]戴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