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贵州省凤冈县第五中学 564200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阶段下的历史教师应积极改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扩大历史教育的内容。因此,教师必须采用基于信息的教学方法,摒弃单一和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历史教学的生动性和可视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逐渐在初中历史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改变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状况,教师不再仅仅依靠教科书,而是利用信息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热情和自主学习热情,独立思考与合作能力通过不断的探索获得历史知识,并促进学生核心历史素养技能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历史;策略研究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各种信息技术已经灵活应用于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历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需要,教师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来扩大教育内容,并使历史知识能够实现有效的提升。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教育课堂。教师应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并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提高历史教育的效率。
一、初中历史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初中历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辅助工具。首先,信息技术可以建立一个动态的初中历史信息课程。历史是一门人文主义和高度抽象的学科,教师需要能够为学生介绍历史人物并生动地解释历史事件,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其次,信息技术可以扩大课堂内容并增加学生的历史兴趣。教师可以在信息教育中显示各种类型的历史信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并激发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此外,基于信息的教育可以将课程二维教育转变为三维立体教学,并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和照片来进一步解释历史信息,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历史的动力。此外,信息技术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增强他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在过去的课程开展中,学生无法机械地记住历史知识,无法灵活全面地掌握历史内容。信息化教育为学生提供了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可以在回顾过去学习的内容并在学习新事物时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最后,信息技术可以获取准确的教育反馈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接收教育反馈可以帮助学生按时检查和填补空缺,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无法随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信息化教育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在线平台。教师可以在线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以确保学生的历史学习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改善。
二、初中历史信息化教学现状
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初中历史信息教育的发展对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目前初中历史信息教育仍存在一些影响课程开展有效性的问题。首先,在现代背景下,信息技术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出现了许多基于信息化技术衍生的教学方法。尽管许多教师拓展了课程形式,但其本质依旧是以传统教学为导向的教育,例如许多教师知识将内容从黑板放在多媒体上,但这只会改变教育形式,不会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也无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历史技能。其次,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初中历史信息教师要求教师具有使用信息的能力,但是一些历史教师没有完全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也无法在教育中使用信息技术,这使得信息技术与历史的融合变得困难。从表面上看,教师对于信息化知识整合非常热心,但不能在课程的开展中准确地传达历史知识,从而影响最终的教育效果。最后,一些教师非常依赖信息技术,以至于他们只有一种基于信息的教育方式,无法引起对学生历史的兴趣。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开展基于信息化的教育,但是教师必须对信息技术具有灵活性,不能盲目地使用信息化。否则,学生也会很快感到厌烦,这将无助于提高高中历史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三、初中历史信息化教学的策略?
1、创设历史情境,鼓励自主学习?
新的课程改革提倡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自主学习,所以在课程中需要能够采用合作和探索性历史的教学方法。
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技能,并通过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究活动使学生提高其历史素养。历史不同于其他学科。历史教科书中的大多数知识内容都远离学生的生活,尤其是古今中外古代历史之间缺乏联系。许多学生难以学习,因为学生很难将历史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并且教师采用传统的学习方式,只能够让学生进行强制记忆,因此无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在课程的实际开展中可以利用信息化教育来创造历史情境,改变无聊和抽象的教育氛围,联系历史和生活,并充分激发学生的自学感。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有关丝绸之路方面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能够知道古代丝绸之路建立了最早的区域合作平台。促进了当时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当时经济生活水平的提升。然后可以为学生展示秦汉时期的地域地图,询问学生两个朝代的领土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然后为学生呈现古代西域地区的风俗习惯和美丽的资源,然后学生们将按照张骞的轨迹图为切入点来学习这一堂课开始。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将这部分内容分解为多个较小的分支。首先,“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敦煌壁画。对学生进行询问,当时的西域地区指的是哪里,为什么汉武帝要让张骞出使西域,而张骞自己有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第二次出使西域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课程所讲述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对学生展示其出使西域的第二站,让学生知道新疆何时由中央政府管辖,并展示西汉王朝的地图以及当时对于西域地区的管理。然后展示第三个站点新疆喀什,展示当地丝绸商店的丝绸,介绍古代罗马皇帝凯撒的衣服,并询问学生中国丝绸是怎样到达当时的古罗马帝国的。一张显示古代“丝绸之路”的陆地路线图。通过该课程,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并可以积极地处理历史知识,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2、引用时事热点,锻炼分析能力?
时事热点是最新的新闻事件,历史事件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件,两者结合起来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能够发现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了解历史是现代发展的基础。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学生可以快速了解时事热点,并对探索时事热点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介绍时事热点,学生可以使用历史知识来分析现代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见解。
例如,在《科技文化成就》这一节课程的教学时,一位老师可以展示中国的航天计划,并向学生介绍中国在太空航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为学生详细介绍嫦娥五号无人采集月壤,归还并充分实现探月工程的三阶段战略。此外,通过对学生介绍移动端支付,人工智能,袁隆平教授的杂交水稻发展以及其他活动都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民族信心和自尊心,实现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让学生能够明白新中国所取得的傲人成就。然后介绍教育的内容,展示科教兴国的策略,让学生谈论对科教兴国的认识,引导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课程的教育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之后,让学生在近一步了解中国在核电,科学文化成就和现代科学家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并让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总结本课的内容,并使用箭头标记知识点。显示一系列图片。最后,学生将教科书的成就与现代成就进行比较,使他们认识到中国的繁荣与发展。在本课程中,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室中扩展信息内容,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并提高理解和分析学习的质量。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教师性需要能够积极探索和创新初中历史信息教学方法,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中的优势,关注信息教育尺寸在问题,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学习环境中,教师需要借助时事热点展示学生的历史分析和理解,使用历史概念来实践学生的历史思维,以此实现学生自身对于课程知识内容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屈钊昕.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摭探[J].成才之路,2019(31):67-68.?
[2]林婷.信息化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当中的有效运用[C].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究(第一辑).海归智库(武汉)战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9:34-37.?
[3]梁贵格.初中历史信息化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