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下的小学科学情境教学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   作者:汤平
[导读]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已经得到科学教师的广泛的应用

        汤平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珙泉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情境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已经得到科学教师的广泛的应用,它以接近学生生活的方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内驱力,以直观性,深刻性,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带动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它给学生创设了一定的科学情境,让学生在自我思考中建构和内化科学知识,逐步培养科学思维。小学科学知识本身是具有情境性的,学生又是带有一定的知识经验走进课堂的,这更对小学科学课上的情境教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为学生开展情境教学,让学生主动进行科学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科学;情境教学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全面推动学生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成为新时期学校教育的发展目标。在新课改的大形势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们都清楚,人是情感的动物,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科学教学也不例外。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还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而强烈的好奇心正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取得成功的决定条件。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情境教学开展科学教学,以此可以对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进行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从而能够优化科学课堂教学结构,十分有利于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对新时期下的小学科学情境教学进行一番阐述和说明。
        一、创设媒体情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与小学科学学科的整合,为小学科学提供了非常广阔的教与学的空间。通过研究表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巩固学生的记忆,有利于优化学习情景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媒体情境,以此给科学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例如,以《冰融化了》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教师首先需要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冰雪消融、春暖花开为主题的视频,并提出问题:那厚厚的冰雪在什么条件下就融化成水了呢?以此让学生感受冰雪消融、春暖花开的美景,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将冰雪融化需要吸收热量的道理暗含其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的教学观念。然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猜想:冰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对周围空气的温度有没有影响呢?以此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提出问题。使其乐于对周围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最后,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播放贵州雪灾视频,并提出新的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让冰融化得快一些吗?以此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所学结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总之,创设媒体情境,进一步完善了小学科学教学策略,取得了教育教学的双赢。
        二、创设互动情境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互动与交流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科学课堂师生有效互动又是教师上好科学课的重要环节之一,所以,如何进行有效师生互动应是我们探讨的关键。因此,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互动情境,以此可以让学生学习主动性得到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得到增强。


        例如,以《一天的食物》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教师首先需要与学生进行以下谈话:在过去的一天中,你吃过什么食物呢?如果我们只是靠口头说,能把一天的食物记下来吗?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把昨天一天的食物记录下来呢?然后,教师需要为学生出示记录要求:1、记录要实事求是,吃过多少食物记多少。2、仔细回忆,尽量做到记录无遗漏。3、完成记录后,小组交流一下。4、把你们的发现,写在表格下方。之后,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汇报,并要引导学生归纳什么是主食,什么是副食。接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针对一餐食物进行分类,渗透科学饮食的观念。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分类:1、主食副食分类。2、按荤食和素食给食物分类。3、按生食和熟食分类。最后,教师需要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通过对一天食物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呢?2、今天通过对一天食物的统计,我们发现,我们一天吃的食物是很丰富的,我们还知道了平时生活中,我们在吃食物的时候,一般是主食副食搭配,荤食素食搭配,生食熟食搭配着吃,这样吃到底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我们能从这些食物中获得哪些营养呢?让学生在课下继续进行探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总之,为学生创设互动情境,打造了新型师生关系,构建了融洽教学氛围,不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创设实验情境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践获得知识,实验教学又是以观察和操作为基础,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活动,获得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所在。尤其在新课改形势下实验课教学成为上好科学课的核心。因此,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实验情境,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以《观察一瓶水》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出示一瓶矿泉水,请同学们说一说瓶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关于水你都知道什么?然后请同学们一起来观察。接着,教师需要为学生组织观察比较水与洗发液的实验: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出示洗发液的瓶子(撕掉上面的标签),请学生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学生可能会猜是沐浴露、洗手液,适当表扬生活中善于观察的同学,告诉学生是洗发液)。怎样比较观察水和洗发液?以此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节课学习中用了哪些观察方法。之后,教师需要让学生进行以下实验操作:(1)看一看:教师需要进行以下提问:大家一起来观察水和洗发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并要让学生分组观察并汇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它们颜色的不同,以及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乳白色与无色,透明与不透明,对比观察)(2)闻一闻:教师需要提问:水和洗发液还有什么不同?怎样才能知道它们的气味不同呢?并不为学生示范闻的标准操作方法,指出这样做对安全的重要意义。(闻的标准操作方法:打开瓶盖,左手持瓶身,右手从瓶口上方将空气扇向鼻子,闻到气味即可盖上瓶盖。)让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3)摸一摸: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提示:水和洗发液除了颜色、气味不同,它们用手摸起来一样吗?怎样证明洗发液要比水光滑?并要为学生讲解手摸对比方法:用玻璃棒在洗发液中沾一下,滴到食指上,再用拇指。最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点拨,不断强化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认识。总之,为学生创设实验情境,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认识,不断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学习勇气。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之下,广大小学科学教师需要结合情境教学的运用原则,合理有效地将情境教学运用到科学教学课堂当中,为学生创设精彩高效的科学课,从而能够让学生学好科学,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齐立. 情境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 科学中国人,2015,36(12X):240-.
        [2]梁玉宏.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 速读(下旬),2016,000(009):239.
        [3]郭永华. 简析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的几点体会[J]. 教育,2016,000(003):00020-00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