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廷虎
贵州省安龙县第六中学
摘要:地图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学习地理还是解决地理问题,都离不开读图这一过程,这使得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初中地理中所涉及到的图有很多,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才能更好的进入到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与探索中。基于此,教师要从多个层面出发来加强学生对读图的重视度,渗透读图技巧,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因此,本文从动手绘图中培养读图意识、图文结合中提高空间能力、技巧指导中渗透读图技巧、实践训练中强化读图能力四方面对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策略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必须完成的一项教学任务。要想让学生真正进入到地理学习环境中,并对地理产生极大兴趣,首先要保证学生能够看懂地理知识,读懂地理图。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为学生提供读图训练的环境和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动手绘图中培养读图意识
让学生动手绘图是培养学生读图意识最快的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快速识图和记忆图,还能够对如何读图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安排学生进行动手绘图,鼓励学生在绘图过程中思考地图的特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读图意识的目的。
在“大洲和大洋”的学习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读图意识,我非常重视学生在读图方面的主动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对该课内容进行初步了解,并观察七大洲和四大洋所处的位置,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地图上。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后,我询问大家是否记住了大洲和大洋的的位置,并要求学生拿出纸笔尝试绘制。在提出这一要求后,学生积极性十足的按照脑海中的印象动手进行了绘图。在大家绘图结束后,我邀请了几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绘制方法。这一期间,有的学生指出绘图时会将大洲大洋结合到一起,并且关注他们周边比较显眼的地点;有的学生指出还会观察大洲大洋的形状;甚至还有学生指出会从经纬度入手观察他们的区别再进行绘制。显然,这种动手绘图的方式需要学生对大洲大洋有更多的记忆,这就需要学生去找到它们的记忆点,从而顺利完成绘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会将注意力集中到对大洲大洋的区分上,更能够在区分中强化学生的地理知识记忆强度。除此之外,借助动手绘图的过程,学生还能够对读图有一个更加深刻的感悟,从而了解到了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读图,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图意识和读图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图文结合中提高空间能力
地理中的图不会单独出现,总会伴随着文字,而文字中也常常隐藏着有关图的信息。让学生学会图文结合,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还能够发展学生的空间能力,使学生在想象中实现对知识的有效迁移,进而完成相关地理问题的解答。
在“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能够读出气温曲线图,准确说出某地气温在一天中和一年中的变化特点,我在该课教学中先根据之前学过的等高线地形图知识让学生了解到了等温线的绘制原理,并初步了解到了应该如何阅读等温线图。借助这一前期的准备,学生们不仅对该课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更对等温线图产生了探索兴趣。在这一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几幅地区一天中的气温分布图,并给出了几个答案,要求学生在观察与分析中将他们一一对应起来。之后,我以自我推荐的形式让几位举手示意的学生阐述了自己的分析过程,并找出气温最高点、最低点以及差值。在这一期间,学生们以将等温线图转换成文叙述,将图与文结合到了一起,而这既体现出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还能够使学生了解到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特点。
为了进一步加强图与文之间的联系性,我还让学生尝试根据文字提供的信息来绘制出气温曲线图,从而使学生在图文互换中提高了空间想象能力,学会了如何将图与文结合到一起进行有效答题。在图文互换中,学生们逐渐掌握了读气温变化曲线图的方法,更掌握了其绘制方法,这对于学生整体读题能力的提升将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技巧指导中渗透读图技巧
读图需要技巧,而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去掌握这一技巧,并学会从自身情况出发进行创新和优化。基于此,教师要有意识的将技巧指导渗透于读图教学过程中,同时为学生提供应用和体验的机会,以借此不断强化学生的读图能力。
在“地形和地势”的学习中,我非常重视学生在读图技巧上的提升。因此,在带学生读“沿北纬36°中国地形剖面图”时,我让学生先自己读图,并总结自己的读图方法。一段时间过后,我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了解,并告诉大家在观察这种图时,可以先看图的高低起伏趋势,再想想起伏变化的特点,从而有效渗透了读图技巧。同时,我还告诉大家,在读图的过程中要去分析地图,要用地理的手法去求知,从而对地图有了一个更为直观、准确的认识,这对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具有重要作用,更有助于学生掌握读图的技巧,提高地理答题能力。在对读图技巧进行渗透后,我还向展示了诸多不同的地形图,并以随机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了读图,以借此为学生提供应用的机会。在学生进行读图的过程中,我记录了学生在读图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并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这些记录的问题也是寻找特定训练题的基础,这对于学生读图能力的提升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对读图方面的指导,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们的读图兴趣和读题效果,更促进了初中生地理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升。
四、实践训练中强化读图能力
读图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循序渐进中进行提升,而实践训练是这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方式。借助实践训练,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读图机会,了解到更多地理图的特点,丰富知识储备。同时,在实践训练过程中,学生还能够有效强化自身的读图能力,这对于初中生地理综合能力的发展将产生积极地促进作用。所以,教师要精选实践训练内容,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读图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为了提高初中生对地图的重视度,并不断强化学生的读图能力,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实践训练的落实。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获得提升,我决定为学的回升设计层次性的实践训练题。因此,在一次读图训练课前,我为学生搜集了诸多需要读图解决问题的题型,并按照难度的不同将它们进行了分层打印。在做好充分的前提准备后,我将学生进行了层次性分组,之后将训练题发给了学生。之后,我要求各小组先选出自己想要解决的等级难度,之后要求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题,同时要将重点放在如何进行读图上。通过这一针对性的实践训练,学生们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图”,并在互动与交流中进行了一次次的提升与突破。在这一期间,我还鼓励大家向更高层次的问题发起冲击,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小组讨论的形式,使大家在一次次的分享、质疑、解答中掌握了更多的读图技巧。在今后的解题过程中,学生必然能够迅速抓到重点,并有效提高答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综上所述,培养初中生的地理读图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且有助于学生地理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要重视对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与落实,以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亮. 如何提高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C]. .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49.
[2]熊怡清. 地图在初中生地理空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
[3]张恒. 初中生地形图读图能力培养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