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地理高效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   作者:郇志飞
[导读] 随着国家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诸多信息化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郇志飞
        山东省 济南市 钢城区 济南市莱芜第四中学  271104
        摘要:随着国家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诸多信息化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人们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对日常的工作、学习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地理作为一门高中必修的科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使用的教学手段。因为高中阶段学习压力日益增大,高中生需要同时面对诸多学科,致使其难以将过多精力放在地理学习上。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为高中地理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信息的挑战。教师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能够为高中生带来全新的感受,优化课堂氛围的同时,促进高中生地理知识学习积极性的增长。
        关键词:信息化;高中生;地理知识;教师;教学手段
        信息化教学即为教师将传统的课堂授课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科技设备数据化的优势将地理教材知识以视频影像的形式进行呈现,加以音效设备的配合,为高中生的视觉、听觉同时带来更加新颖的学习感受,有效提升高中生地理知识学习热情的同时,促进高中生地理素养的快速成长。
        一、高中地理信息化教学手段构成
(一)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作为当下时段最为常见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之一,它是由教师使用多媒体投影仪或电子白板等设备将板书文字的教学过程转变为视频影像的讲解教导,以生动的影像图片观看为高中生带来更加强烈的视觉体验,有效集中高中生学习注意力的同时,还可以优化地理课堂的教学氛围,使高中生的知识学习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二)微课教学
        微课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时间短、内容细,教师运用视频录像设备将所需要教导的内容录制在5-15分钟左右的微型视频中,教师在录制时仅需要进行更加细致化的讲解,随后由高中生使用手机等设备即可下载观看学习,有效缩短高中生地理知识学习时间的同时,还能够在更加浅显的知识讲解中提升高中生的地理知识学习效率。
(三)网课教学
        网课教学对传统教育而言是冲击最大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它不仅改变了高中生知识学习的地点,还扩大了高中生地理知识的学习内容,教师利用网络所提供的虚拟平台进行授课,将存在于网络当中的多种地理素材作为教学载体,使高中生足不出户在舒适的家庭环境中使用电脑等设备即可进行知识学习,改善高中生学习氛围的同时,还能够丰富高中生地理知识的掌握。
二、高中地理信息化教学的高效应用分析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降低知识理解难度
        地理知识来源于客观的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环境,是两者更具高度的理论知识体现,因此造就了该学科学习时会存在一定的难理解性,加以教师使用板书式的传统教学,进一步提升了知识讲解的枯燥性,使高中生更加难以有效掌握地理内容的知识点。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进行知识讲解,通过视频影像的方式让地理知识“活起来”,生动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刺激高中生的视觉感官,进而在鲜明的影像观看中降低知识理解难度,促进高中生地理知识的高效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学“自然界的水循环”方面的知识点时可以结合多媒体视频观看进行知识讲解。水循环是指地球上的各种水资源通过吸收太阳能量,转变为另一种形态出现在其他的地方,常见的水循环如地面水分经过太阳照射蒸发为水蒸气并融入空中。教师在讲解该课程时可以为高中生播放自然界中具体的水循环过程,海水受太阳活动影响大量蒸发,在天空中遇冷凝结以水滴的形式降落在城市、自然等区域的地面上,水滴落地以后再通过下渗汇入地下河流,进而在地下水源的流动过程中再次回归大海,在这整套的循环过程中,依旧存在大量蒸发、蒸腾现象。

教师结合影像视频为高中生生动展示水循环的流程,优化教学过程的同时,还可以最大程度赋予地理知识形象感,降低地理知识学习难度,促进高中生对于现阶段教学内容的掌握。
(二)运用微课教学,锻炼知识学习技巧
        高中学习科目增多这对高中生的地理知识学习无疑增加了一定的挑战难度,高中生只有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灵活的学习技巧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加高质量的掌握当前的地理知识。教师运用微课教学进行知识教导,以精致的微型视频观看代替传统的课堂讲述,减少课堂不必要教学时间流失的同时,还能够保障不同学习水平的高中生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高效的掌握视频内容,从而节约高中生学习时间,锻炼高中生自主学习的技巧。
        例如:教师在教学“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方面的知识点时可以在微课视频中进行知识教导。海水运动是指海水受海风、气压、引潮力等因素影响进行的周期性规律运动,主要包括洋流、海浪等形式。教师在讲解时可以结合具体的海水运动形式进行详细讲述,洋流是密度不同的水团受风力、引力、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发生的大规模稳定海水运动,海洋中的诸多洋流终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流动路线,如北太平洋暖流,终年在太平洋海域流动,赤道逆流终年在赤道附近流动;当冷、暖两组洋流交汇时还会出现适宜捕鱼业发展的渔场,具有代表性的渔场如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汇聚而成的北海道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所汇聚的纽芬兰渔场,还有较为特殊的受秘鲁寒流影响导致海水上升形成的秘鲁渔场。通过微课视频的观看学习,高中生能够更加浅显且更为详细的了解到海水运动的方式、规律,教师穿插渔场的图片还能够为高中生的观看学习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进而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增强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利用网课教学,丰富知识掌握范围
        地理知识具有极强的广泛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单需要教导书本教材内容,还需要带领高中生进行课外知识拓展,以更为全面的地理内容讲解来丰富高中生的地理知识掌握范围。教师利用网课教学来拓展知识讲解,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便捷性,将存在于网络当中的多种优质地理影片作为教学材料,既能够使高中生掌握书本中尚未体现的地理知识,还能够有效增长高中生的地理学习阅历,加速高中生地理课内外知识融合的同时,在丰富的知识掌握范围中塑造高中生更为夯实的地理基础。
        例如:教师在教学之余带领高中生观看优质地理纪录片。如《冰冻星球》,该纪录片主要讲述了正在融化的两极地区以及栖息在这两片区域的各种生活,影片以季节变化为线,从气温回升的春天到极昼的夏天,再到气温骤降的秋天,最后以长夜漫漫极夜的冬天结尾,视频内容层次分明,加以影片中罕见的画面,如崩塌的冰山、喷发的活火山、美轮美奂的融水湖和针叶林等等。除此之外,影片还鲜明展现了各种野生动物为了生存而相互角逐、厮杀,为观看者绘制了一幅极其生动的极地冰原景象。通过该影片的观看,高中生能够对极地自然地理环境、野生动物形象形成更加清晰的认知,还能够有效扩展高中生看待自然地理知识的眼界。教师以纪录片观看的形式进行网课教学,可以有效释放高中生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压力,还可以强化高中生对于自然环境地理知识的了解,丰富高中生地理知识学习内容的同时,促进高中生全面地理素养的快速成长。
        总而言之,地理知识是自然地理更具高度的展现,教师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凸显地理学课包含的趣味性,使高中生能够更为直观的了解到自然美景当中包含的各种地理知识,优化高中生学习感受的同时,还能够为高中生带来一场极具震撼的视听盛宴。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够有效满足高中生现阶段的地理知识需求,保障高中生的高效学习掌握,进而推动高中地理现代化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杰.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5):199.
[2]贾小艳.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高考,2018(14):108.
[3]赵兴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分析[J].祖国,2018(01):2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