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何文娟
[导读]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何文娟
        安徽省无为第一中学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是思维的工具,亦是交际的工具。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它是一门基础学科,一个人只有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有一定的语言积累,掌握必备的语文常识,才能更好地协助其他科学知识的学习。由此可知,语文学习尤为重要。
        而作文之于语文的重要性,犹同语文之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表达与交流的需求,也有借助于文字进行表达的需求。好的作文无不是与自我沟通、与他人沟通与天地万物沟通的佳作。回归到教学中,它不仅是语文综合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集中展现,也是高考分值占比最重的一个板块。接下来我想结合近几年高考语文作文的命题特点,浅谈我的几点建议。
第一,教学中要带学生适当地训练常见应用文体写作。
        近几年交流性作文在全国卷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也成了考生备考训练的热点题型。这类题型的设置,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对考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比如,2019年全国一卷的作文题是“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2019年全国二卷的作文要求考生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选择一个任务完成写作,任务中有演讲稿、信件文体等等;2020年全国一卷的作文题是“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2020年全国二卷的作文题仍然是让考生完成一篇演讲稿……因而,教师在作文备考教学中必须对学生加强应用文体训练。
        首先,还是要让学生们知晓常见应用文体最基础的写作格式要求,比如:演讲稿、书信、发言稿、倡议书、申请书、日记等等格式特点。其次,平常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对自由的应用文体作文训练,我以书信体训练为例。教学中可以不必直接命题,而是明确文体,让学生们写一封信,对象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与学习选择。这样操作,他们写信的对象是自己想要对话的人或物,作文中的“对话感”就会做得很自然,文体格式基本就能做好准确书写。学生对作文训练没有抵触情绪,用心完成作文,相对而言更好地保证了文章的质量。
第二,引导学生留心作文的结构设计。
        有人把一篇作文比作一个人体:主题是灵魂,题材是血肉,而结构就是骨髓。考场作文的结构设计一定要合理,不然整个作文的“面”就会令阅卷老师觉得很不舒服。这就好比作画,让你画一个人,那一定要体现人体结构的美感。若你把人的头画的太大,身子画的太短,腿都没有,那么这个人整体就很不具有欣赏价值,让人第一感就会心生排斥,那么人的“头”再好看,“身子”里装的文化再多,也很难让人发现,更难提接受。相对来说,若你把一个人按照该有的结构布局,头有头的长度,身体有身体的特点,下面还有一双大长腿,那自然让人赏心悦目。这和作文的结构布局是同样的道理。
        有很多考生在下笔写作文之前,根本没有在心里列好提纲,没有谋篇布局的意识,结果可想而知。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平常阅卷中发现的结构设计做的特别差和特别好的案例保留下来,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让他们换位成阅卷老师对案例进行点评,更直观地感受到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接着带领学生们一步步结合内容,达到合理布局的目标。细节上还要提醒学生,高考语文答题卡的作文答题有3大页,切不可1页只有一段,或者其中一段过。建议整个作文7-8段布局会比较合理,这样会给阅卷老师一种“这位考生作文时思路很清晰”的观感。
第三,教学中要求学生养成慎重写作文题目的好习惯。
        “文题善,佳作半。”作文题目的重要性等同于眼睛之于人的重要性,它是阅卷老师了解考生作文的第一扇窗户,这重要的第一眼犹如初恋之于人的“初”,这特殊性不言而喻。第一印象后,如果能够产生良好的效应,就有激起人强烈的想一探究竟的愿望,那么作文的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这便是先声夺人的手法,醒目的标题,实乃整篇文章的起始亮点。
        那么,什么样的作文题才是“漂亮”的作文题呢?教学中一定要让考生们对这点明了。这里的“漂亮”,不是只有外在的“漂亮”,即题目形式上的美,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漂亮”,要内外兼修。这里,我想侧重谈一谈“内在美”。作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那么一定要让阅卷老师能够透过你这扇窗看到他想看到的东西,切不可大而空,窗户里的东西太多,阅卷老师雾里看花,自然第一感不佳。那么,有内涵的题目,一定是紧扣文章主旨的,而且能够准确体现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如此,阅卷老师会轻松地了解到:考生知道自己的写作任务是什么,也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
第四,教学中要融入“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养成家国情怀。
        高考作文越来越关注时政大事。它不仅仅重视考生文章的文采,以及文字间透露的个人文化修养、理想信念,更重视其家国情怀、世界眼光、责任担当。比如2020年全国二卷的作文,“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这样的作文题,体现了宏大的时代背景,世界已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格局,同时还暗含了当下肆虐世界各国的疫情。想要写好这篇演讲稿,光体现文采肯定是不行的,高中的学生不仅要拥有较高的语言表达水平,更要有一定的思想性,思考问题绝不能圈囿在狭小的个我空间里,要学会从小我走向大我,要站在整个青年群体的角度思考问题。
        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立足当代青年人,思考自己之于这个时代的价值和意义,之于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之于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勇敢坚定地担当起属于青年人的责任和使命。这样文章的深度就有了,而一篇文章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深度,华而实,“实”分外可贵。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这样的家国情怀呢?教师与学生都要多关注时事,而且要训练学生针对时事谈谈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平时讨论的时候,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深一步思考问题,要培养他们“大”的格局。积累时政热点素材,放到高考作文中论证观点会更有时代性,说服力也会很足。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是各科学习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平时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作文之于语文,之于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作文能力的上升,关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关乎人的一生。好的作文教学,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考场作文分数,更能引导学生锻炼思想、培养品格、提升境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