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宁
浙江省江山市石门小学 浙江江山 324100
摘要:随着当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学生的教育方法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教师开始了自身的探索,在当前的教学之中,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推动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因此在当前的教学之中,使用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进而提升学生对于知识体系的建立,因此在当前的教学之中,构建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成为了当前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对此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从业者有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主题构建;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
引言:小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之中,学生会建立自身的学习习惯和知识体系,对于学生日后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知识体系的建设,可以让学生在日后运用的时候,更加充分发挥自身的知识,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不断增强对于学生的知识体系建设,才可以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更轻松发挥自身的作用,因此主题构建的方式,是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的有效手段,通过主题构建,学生可以对相近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这样的情况对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记忆,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进行单元整合,进而推动学生的学习进步。
一、主题构建模式教学
主题构建模式教学,是指围绕某个主题,运用深入的讨论、交流、探究、辩驳、反思等,找到解决方案并最终达成共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的部分,对于学生学习策略以及学生的学习起点进行统一。在小学的学习之中,学生对于知识积累是非常简单的,因此很多学生在面对主题的时候,会难以有效归纳,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介入,对当前的教学主题进行明确,在每个单元之中,通过图片以及其他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充分融入当前的教学之中,进而解决当前学生遇到的问题,保证学生更好的发展。
二、主题教学法的策略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
在很多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作为班级中的主体,因此很多时候教学,不是教师讲课没有趣味,而是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被有效的调动,很多学生只是被动去接受教师的讲课。尤其是语文是较为抽象的学科,很多时候学生都难以理解文章中所写的情感,从抽象的文字想要转化成为学生的感受,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这也是很多学生难以建立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当前的教学之中,首先需要保证的就是建立一个良好的课堂关系。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应该更加尊重学生的作用,在讲课的时候,从被动的讲课,到学生自己去学习,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这样才能够推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将学习变成一个有趣的探索过程。因此建设情景是非常有效的一个方式。
在当前的情景建设中,教师需要结合当前单元的内容,以及本节课的内容,二者之间进行关联。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学习一直提不起兴趣,由于当前的教学很多都是停留在古诗朗读,翻译,中心思想等这样的一个流程之中,这种机械化的手段导致了学生严重缺乏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改变,例如在古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描绘图片中的景物,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将诗歌放出来,并且分析诗歌的写法,用一种趣味性去引导学生,这样学生就能够被课堂中的情况吸引,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能够通过将知识点进行编撰,让这些知识点变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等,让学生的学习能够更加轻松,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情况下对知识进行学习,才能够更好完成教师的要求,并且为学生奠定学习的兴趣,为日后的学习提供足够的动力。
由于古诗文往往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进行的,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有效根据当前的单元学习内容,对自身的学习方式进行补充,从而提升对于知识的掌握,促进自身的知识发展。
(二)利用思维导图,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
思维导图是当前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思维导图的优势就是在学习的时候让学生对于知识点进行总结,在思维导图之中,知识点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之中,学生在知识点的学习中,可以按照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记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可以有效总结当前的知识内容。除此之外,就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点内在的逻辑以及内在问题是知识点学习的重点,在思维导图之中,知识点的学习,可以让给学生对知识点内在的逻辑进行掌握,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自然可以彻底掌握知识。不仅如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好的方面是对知识学习方式的掌握,随着学生的学习深入,在长期绘制思维导图之后,学生在面对新的知识时,会主动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并且针对知识点,了解其内在的逻辑以及关联,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
尤其是在当前的教学之中,单元之间本身的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容易掌握相关的知识,对于思维导图来说,有效推动了学生对于单元知识的掌握,进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三)小组学习,激发学生对单元的兴趣
增强课堂中的趣味不只有教师设置一些有趣的活动就行,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参与感的提升。小学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因此强行让学生规规矩矩听课,不如教师在课堂中穿插一些学生讨论的时间。学生讨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首先学生之间的讨论能让学生主动动脑,在讨论的过程中,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因此会存在各抒己见的情况,这种情况是教师乐于见到的,在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讨论的时候,所有学生都在动脑,并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快更好找出答案,会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回忆。教师这个时候也能够进行引导,让学生小组之间进行攀比,从而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而且小组之间能够进行游戏。例如为了增强学生的词汇量,教师可以组织成语接龙,单个学生的成语储备量必然无法将这个游戏进行下去,但是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样学生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查缺补漏,从而推动学习的进步,不仅做了游戏,同时还学习了知识,一举多得,让学生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之中。
并且在单元的教学中,本身的知识量较大,因此学生在应对的时候,往往会陷入一定的厌倦情绪之中,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不利于自身学习质量的提升,尤其是不利于自身知识的发展,因此使用小组的学习模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对于知识的探索动力,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举办活动,丰富学生的理解
在单元教学中,有很多故事性强的文章,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举办一些活动,让学生对单元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充分进行学习,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单元之中,故事性非常强,教师可以从这一点入手,学生可以组织小组,进行一定的模拟,其中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为什么路人不卖火柴,是否有什么隐情,一些课文没有描述到的部分,学生也能够充分进行学习,为什么小女孩心愿中会出现“食物”,当前小学生没有挨过饿,因此对于小女孩的渴望不是十分了解,同样是孩子,为什么双方会出现这样的差异。而且路人为什么不会帮助一个小孩,这些问题中都包含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学生如果对这方面的实践不够了解的话,自然对作者的中心思想不能够有效总结。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探索其他的文章也适用,不同的单元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从而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张丽华.谈小学语文“单元整合与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构建[J].天津教育,2020(33):177-178.
[2]金铃. 主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中的尝试[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作者简介】姜宁,1990年11月,女,汉族,浙江省衢州市,本科学历,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