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创新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乐德兰
[导读] 在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如何才能让其优势最大化的展现出来?

        乐德兰
        重庆市忠县忠州第二小学校  重庆  忠县  404300
        摘要:在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如何才能让其优势最大化的展现出来?如何才能让小学生接受最优化、最全面的教育?我认为就需要不断地创新。如我们需要把握语文学科的特色,让学生在掌握语法技巧的过程中同时不断地生成情感、思想,我们需要让学生逐渐变得“成熟”,当然并不是让学生变得“纯理性化”的成熟。而是学生拥有“感”的能力。如我们需要优化开展阅读与写作活动,让小学生在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的过程中,生成语言素养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我们需要开发现代教育技术,用最新的技术来为学生构建最新的成长空间,让小学生拥有更多的见识。当然,要想实现创新目标,关键性元素就是每一位教育者。我们要拥有创新的能力与创新的体验。
关键词:创新 小学 语文教学 方法
        在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生成极强的幸福感,因为我们都在用人文化的元素来建设自己的世界观。此时可以应用的教学资源最具魅力,我们应用的方法最具“童趣性”,我们制定的学习目标可以影响学生的未来。作为小学语文教育者,我们要不断地创新教学实践活动,促使小学生能够在更深的领域中解读语文知识,解读人文生活,此时小学生会生成综合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创新小学语文教学呢?我认为就需要展现出语文学科的优势,从情感、思想的角度来为语文学科教学进行定位。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在听读说写活动中发展能力,进而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基础,让学生能够以“公民”的身份融入现实生活。就需要积极地架设线上教育平台,让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空间能够实现与时俱进,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契机。当然,教师仍然是学校教育空间中的决定性元素,教师需要不断地改变学习意识,从自己的转变入手引发学生的转变。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分析。
        一、加强情感方面的教育
        其实在解读学校教育的优势时,我们可以发现,其优势就在于可以给学生一个群体互动的空间,学生在这个空间中既可以得到“长者”的谆谆教导,也可以得到“同龄人”的互帮互助。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我们可以将这一优势不断地扩大,进而通过强化情感方面的教育促使小学生实现健康发展。观察小学语文学科的素材资源可以发现,这一方面的内容所占的比重极大。如,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可以让学生们感知母爱,懂得孝敬长辈、感恩父母;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能让孩子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每一粒米都是农民伯伯们辛苦劳作的成果,让学生学会珍惜粮食;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描写了作者甘愿为国奉献的义勇精神,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由此可见,小学生学习古诗是十分有必要的,古诗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观念和良好品质上发挥出不容小觑的作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这一点并不会引发人们的质疑。在我看来,最关键的是“教什么”、“怎样教”,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能够高效的完成阅读目标就是我们“教”的重点。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是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基础。教的过程中,我会要求学生自己在阅读训练时运用这种系统的方法。一篇现代文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可以简单的读,快速的读,基本了解文章大意;第二遍就要带着文后的问题去深入研读,注意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节细节,圈画出文章中的主旨句或者起到重要作用的句子;第三遍就要细心的读,分析作者的表达手法和技巧,鉴赏文章中或别具一格的、或强大有力、或另有一番风味、或用词优美的句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计时,通过对学生系统的限时训练,来帮助学生们提升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三、应用新技术提升学生的参与感
        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空间中的教育价值是有目共睹的。作为小学语文教育者,我们对此的体会更为清晰。在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我们可以更好的还原现实生活,我们可以为学生外化他们的内在世界,给学生实现信息对接的途径和方法。如,在学习《小小“动物园”》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多媒体上展示提前准备好的小动物图片,并邀请两名同学到讲台前进行“动物猜猜猜”的游戏,一名同学根据看到的图片描述图片上的动物,由另一名背对着多媒体的同学猜该动物是什么。接着,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动画,引用情境导入:“同学们,有一个孩子把他的家想象成了小小动物园,那里有哪些动物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最后,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借助“动物园”导图分享家人分别像哪种动物,并说出理由,并探讨如何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将家人的特点描写的更生动形象,如何更巧妙的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的手法将家人与动物之间的关联巧妙的结合起来。通过趣味化作文课堂,让学生能更容易的找出家人和对应动物之间的相似点,享受家人角色转换的趣味,更好的运用将家人写出动物特征的方法,获得新经验。
    四、教师成为成长型的教育者
        学生能够表现出可持续发展的态势来源于有可持续发展型的教育者做引领。语文教师要做到“终身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语文素养。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小学语文教师要创新教育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完善知识结构,及时做好教学反思和回馈。小学语文教师要让自己拥有能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能力,在有限的语文课堂里,能让学生始终跟随老师的思路,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以此来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将“创新”当做一种常态化的活动,借助“创新”让小学生有更多的见识,让小学生也能够全身心的参与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杨莉.网络时代小学语文教育的难点与对策研究[J].课外语文,2015(02):153.
[2]任纪菊.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138-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