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杨艳芳
[导读] 基于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与以往大不相同

        杨艳芳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庙湾小学          033300
        摘要:基于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与以往大不相同,现代教育注重的是人才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阶段,就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为关键,良好的核心素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改善,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就是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层的学习,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也是如今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要想完善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丰富方式,深层学习、情境再现、加深理解以及实践教学,融会贯通。围绕这一中心主题进行深刻探讨。
1丰富方式,深层学习
        在以往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方式的革新一直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教师忽略了学生是教学主体,在课堂教学中一直作为主导地位,学生课堂学习一直是被动接受的,难免会让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枯燥乏味,难以真正融入其中,久而久之降低了学习兴趣,以至于对学习内容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更遑论在语文教学中完善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要想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要革新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形式,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让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层学习。
例如,在学习《静夜思》的时候,教师要改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只有先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愿意参与其中,才能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层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将其中深意传达给学生。如,可以让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有效朗读或背诵,让学生两两进行比赛,可以分为两组,一组进行朗读比赛,一组进行背诵比赛,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所以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同时,采取不同的比赛方式既可以满足不同能力的学生,也达到了加深学生印象的目的。从两组当中各选出一名获胜者,这两名学生都可以获得相对的奖励,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熟记课文,加深印象,同时烘托课堂气氛。然后教师可以就诗词内容进行问题的有效设计,向学生进行提问,诗词当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他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心境下所创作的诗词?通过这样的有效提问,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及时的做出教学指导,保证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思想。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诗人怀揣着对故乡的怀念,表达身在异乡的寂寥,在这样的心境下所创作的诗词也表达出了所有外出游子的心声。这也是诗词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需要传达给学生的诗词深意。有效朗诵和背诵可以改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沟通和互动中,也让学生了解了诗词深意,进行了深层学习,提高了教学质量,加强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2情境再现,加深理解
        情景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相对的情境,将学生代入其中,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从而完善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会认字,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表达文字,锻炼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因此,在情境教学的辅助下,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动物王国开大会》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课文内容代入其中,以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会使得剧情更加流畅,教师可以作为旁白,在一旁适时地进行内容解读,便于学生理解。故事以动物王国开会的视角,向学生传达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仔细认真,详细说明地点、时间才能万事俱备,不会出错。这也是学生在写作当中经常会出现的失误,有时就是因为小小的错误导致整篇文章的内容偏离了方向,这也是故事内容想要告诫学生的重要含义。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写作随堂练习,给予学生题目,让他们根据题目练习,如,以“春游”为主题,让学生写一篇通知,从时间地点到游玩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准备物品,都要一一罗列清楚,锻炼学生的思维。期间除了写作形式,也可让学生直接进行口语表达,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述能力,增强表达清晰度,内容最完整的学生可以荣获“口语小能手”的称号,可以作为教师的小副手帮助教师一起辅助其他学生。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加强了学生的自信。
3实践教学,融会贯通
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在实践当中,让学生亲身感受,才能更好的融会贯通,将核心素养的宗旨与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融汇一体,才能成为让自己受益终身的养料。例如,在口语交际课程《听故事,讲故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切实感受。教师可以联合学校,邀请社会人士来学校为学生讲故事,让学生听故事。根据他人的真实经历,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通过听故事,让学生学会讲故事,锻炼口语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我们每天都会看到的环卫工人,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能生活在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当中,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可以了解,保护环境要从我们身边做起,更要从小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这也是通过实践教学想要传递给学生的正能量。教师可以让每一名学生听故事并产生自己的心得体会,堂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上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教师也可从中知晓学生的内心所想,对于学生不正确的观念要及时做出引导和纠正,将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放在重要位置。
结束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深层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也加深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开展情境教学,将学生代入其中,融入课堂教学,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组织实践教学,通过社会上的真人真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学会讲故事,懂得表达内心感受,锻炼口语能力,完善自己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于飞鸿.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J],华夏教师, 2018, No.092(08):73.
[2]王群.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0, 000(001):P.75-75.
[3]王彦妮.围绕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J].学周刊,2021,(2):133-134.
[4]周强.浅议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读与写,2021,18(2):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