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探究教学法的实践策略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陈添
[导读] 在当前全民阅读的背景下,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开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
        陈添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莼湖街道中心小学  315506
        摘要:在当前全民阅读的背景下,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开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对于小学的语文教学来说,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和要求。
关键词:小学教学;语文;自主阅读
引言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并且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将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帮助小学生逐渐地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注重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全面提升小学生的鉴赏水平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将重点倾向于重视程式化的目标,将原本优美的一篇语文经典课文完全肢解。教学中,我们无法引领学生去品味课文中精美的语言,无法引领学生感悟课文中丰富的情感,也就体验不到蕴涵在语文课文中的精髓。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文分析时,注重强调课文的结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生硬的抽象知识,这些知识枯燥乏味,大大削减了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重点应该放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带领学生深入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了解更多题材的文学作品,这对于提升小学生的鉴赏能力及审美能力有很大帮助。
        (二)有助于增强小学生的自学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地小学生便会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时小学生即便在没有教师和家长要求和监督的情况下也会自主地进行阅读,小学生的自学意识会有所增强。
        (三)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注重文学作品的赏析,实质也是在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水平。因为,学生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自然会受到文学作品中写作方法及写作方式的影响,文章中经典的描写手法以及精美的好词佳句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促使学生对写作会有更高的认知。加上教师平时的写作教学,学生经过不断的写作训练,定然能逐步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可以说,注重强化阅读教学对于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意义重大。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结合阅读文本内容组织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要强化小学生的自主性阅读能力,其关键点在于强化其阅读的自主性。在当前的小学阅读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和问题的影响,小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大多数是出于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出于提高考试成绩的考虑来进行的。这样的阅读活动显然是在小学生完全被动的情况下进行的,无论是其阅读的积极性还是阅读的效果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要实现小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以及自主阅读能力的强化,其首要的前提是提高小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动性与自主性,也就是要求教师通过教学活动的组织来充分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具体来说,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好阅读课堂的课前导入环节。针对本节课或者是本单元的阅读文章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视频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来进行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选择课外阅读文章中比较精彩或者是故事性较强的部分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来进行片段阅读,以此来增强阅读文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于文章整体的好奇心,促使其在课下时间自主地完成文章的整体阅读。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在进行课内的阅读教学时适当结合同主题下课外的阅读文章内容,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阅读游戏。如角色扮演,故事创编等等,以此来促使小学生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激发其对于文章内容的好奇心,并且可以组织故事分享等活动来促使其自主地完成文章阅读。

在保证课下具备阅读文本资源的情况下,以趣味性的活动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够促使其真正完成自主阅读,培养小学生自主性阅读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阅读
        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因就是“兴趣”。在阅读教学中,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尤为重要。如《葡萄沟》这篇课文,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墨描写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作者在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由于学生没有去过葡萄沟,仅仅从文字上不能感受到葡萄沟的美以及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此,教师可以搜寻体现葡萄沟的美景及五光十色的葡萄的图片,通过品读课文中的句子与段落,使学生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进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还可以让学生画一幅自己想象中的葡萄沟,并扮演“小导游”,向同学们介绍葡萄沟,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三)拓宽学生思维,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阅读是学生开阔眼界、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在当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秉持错误的教学理念,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重点,限制学生对于拓展阅读的需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可以课本为主要教学内容,但教学目标并不在于让学生理解某一篇文章,而在于通过这篇文章让学生的见解和认识有所改变。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中,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读和认识课本中的生字和句子,而是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现象和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环保”这一词汇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如何践行环保意识,并给学生推荐有关环保的阅读文章,如《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仅仅是个梦》等,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四)经典阅读推荐,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
        教材中的阅读文章比较单一,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阻碍了学生视野的扩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课外阅读进行拓展,在补充和升华课堂阅读知识的同时,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师可以采取推荐经典书籍的方式,组织学生展开相应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悟分享给同学们,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教材中《草船借箭》一文时,文中涉及刘备、关羽等人物,但与这些人物有关的不止教材中的这些内容,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四大名著的版本推荐给他们,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涉及的人物的其他经历进行深入的探索,并将自己的感受与收获分享给大家,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五)课外阅读,拓展知识空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但目前大多数学生只是选择阅读课堂内的文章,极少主动阅读课外作品。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根据课堂所学课文进行自主搜索,鼓励学生阅读同类型作品,并将课堂上学习的阅读技巧运用到课外阅读中,以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
结束语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实现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一环。实现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化除了要关注课堂上阅读教学的效率之外,也需要培养小学生自主性的阅读能力。在小学生自主阅读的前提下增强小学生的阅读积累,实现其阅读能力的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意识的培养[J].科普童话,2019(38):48.
[2]何玉梅.基于自主探究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科普童话,2019(34):53.
[3]陈明燕.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讨论的相关探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08):231.
[4]王宗明.浅析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06):235.
[5]王晓宁.探究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7):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