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吉林省白山市第三中学 134700
摘要:群文阅读是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兴起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创新性、开放性、丰富性等是其特有的教学优势,教学中学生阅读一组特定的文本,并针对教师提出的议题边阅读边思考,与师生分享阅读心得体会,继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语文教学要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强调的,可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重积累,而群文阅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阅读与积累的要求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课堂运用
引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是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在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当中,不但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文化知识,还有助于锻炼其思维能力,使其掌握阅读学习的技巧。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起始阶段,需要以大量的阅读作为基础,才能在未来获得更高的发展。然而,课本中的内容是有限的,而课外读物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缺乏判断与筛选的能力,阅读效率也得不到保障。群文阅读可以使学生的阅读学习过程更加高效有序,以互动性、主题性的阅读模式,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确保其阅读的质量与效率。
一、群文阅读的界定
群文阅读是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新课标教学理念指导下提出的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法。所谓群文阅读,是相对于单篇阅读而言的,它是指在阅读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阅读议题,有针对性地分析和探索所选定的一组文章,经过自主阅读、集体建构等活动,对阅读议题达成共识,实现对文本内容深入理解的教学方法。由此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可以借助一组文章,帮助学生丰富阅读储备,还能使学生借助阅读议题有效地把握阅读文本的主动权,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掌握阅读方法,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能力。此外,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还可以打破传统阅读教学方式的限制,使学生切实地成为阅读文本的主体,推动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议题与文本的选择不够严谨
教师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议题的选择至关重要,议题过难或者议题缺乏讨论性与开放性,都会影响群文阅读的教学质量。在面对众多的文本时,有的教师有时选择的文本之间联系性不够,与议题的偏差较大,或者选定的文本数量过多或过少,例如在 低年段的群文阅读教学中选定的文本就多达七八篇,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就无法消化这么多内容;在高年段的群文阅读中选定的文本只有两三篇,这也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要求。这些都会影响学生能否在群文阅读课堂中感悟群文阅读的本义,学生阅读视野的拓展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群文阅读教学不够深入
因为课堂的时间限制,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多篇文本,这对教师课堂环节的安排产生了较高的要求。面对群文,部分教师对每一篇文本很难做到深入的讲解和引导,而且群文阅读教学是针对特定的议题进行讲解,虽然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重点会更加明确,但是也缺少了文本细读环节,教师对于每个文本的讲解就不够深入,对文本的解读止于表面,学生对于每个文本的了解也不够全面,在一定程度上,只能做到对文本的某个内容进行较为简单的介绍,进行对于群文阅读的教学质量也会产生影响。
三、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一)选择合适的议题
在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工作中,想要给学生落实好群文阅读,就需要选择合适的议题来展开相应的工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毕竟是在知识学习的起步阶段,所以如果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和工作中,选择了过于困难或者直接的内容,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提升与发展。虽然说教师在整合知识内容的时候,有课文内容为依托,但是也不能够保证选择合适学生的内容。因此,为了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所学,教师应要从多个角度来进行议题的选择。针对这一方面的工作而言,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来开展。首先,教师需要对课文内容要求形成明确的了解,确定本课文的中心思想。
(二)提高教师的群文阅读教学能力
要提高群文阅读教学能力,教师要不断学习有关群文阅读的理论知识和指导方法,不断观摩有关群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实录。虽然我国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时间不长,但教师应该学会在有限的学习资源中去探索无限的教学经验。只有明白群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核心内容,才能够通过教学手段并结合现代教学思想来创新教学过程。同时,教师也应该阅读与儿童文学相关的书籍,感悟儿童文学作品的真谛。因此,阅读广泛的书籍是教师必须坚持做的一件事情,通过阅读与时俱进,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文本解读以及阅读教学能力,并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法。
(三)运用思维导图,解读文本内容
思维导图是一种形象化呈现思维过程的工具,能够将事物之间的联系清晰地表现出来。群文阅读以主题为核心,连接多篇文本,文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其中的知识、信息、关系等以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教师可以将群文阅读的主题作为中心词,结合选择的文本来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题与文章内容。群文阅读选择多篇文章进行阅读教学,不是简单地将一组文章叠加起来,而是要实现文本内容上的相互补充,一组文章的内容要集中于主题,但在结构上、角度上要存在区别,才具有对比阅读的价值。因此,教师在群文阅读中,不能简单地将文章抛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章之间的异同之处,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使其掌握文章中的核心内涵。
(四)问题设计
问题是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深入探究文本内涵的主要手段。之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目的之一是驱动学生进入文本,深入分析文本内容,把握关键信息,整合关键信息,通过对信息的梳理,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基于此,笔者在实施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时,会立足阅读文本设计问题。1.设计对比性问题对比阅读,是学生阅读多篇文本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学生发现文本内容异同,实现对文本内容深刻理解的主要方式。笔者在组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往往会以阅读文本内容为切入点,探寻异同点,设计出对比性的问题。2.设计冲突性问题矛盾和冲突是事物不断发展的动力。教材中选取的文本,大都是在矛盾和冲突的作用下,实现进一步发展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较多的文本,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引发学生的阅读思考从而达成知识的建构,较好地满足现代学生的阅读需求。群文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逐渐突显出开展的重要性,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群文阅读活动,同时也要针对群文阅读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群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廖小玲.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8):87-88.
[2]张爱清.研究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家长,2020(03):85-86.
[3]李玉妮.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2020(01):122-123.
[4]王生林.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2020(03):49.
[5]李玉林.浅议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20(0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