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刚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城南中学 255100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里面已经非常清楚地指出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应该致力于不断培养当前阶段学生在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具有一种非常强的语文独立阅读的能力,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应该更好地注重阅读的情感体验,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得到语文知识的丰富以及积累,从而进一步形成初中阅读教学的一种非常良好的阅读语感,这样学生可以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
在新课改的推进和发展中,初中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性,并且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动力,促使学生高效养成阅读习惯和意识,并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自主探究的活动。教师要通过实践教学活动,有目标、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与此同时,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有效引领学生挖掘阅读文本、掌握阅读方法、增强阅读技能,促使中学生的语文阅读核心素养全面提升。
一、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阅读是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和增长知识的最好途径。它能够给学生以不同的体验,通过阅读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文字能力十分重要,而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模式化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没有起到辅助作用,阅读教学的比重较低,不具备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这大大削弱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上进行探索,对现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改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能力。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没有阅读习惯,阅读积极性不高
目前,很多初中学生都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阅读的积极性也是严重不足。这些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往往是挑感兴趣的部分走马观花地扫一眼。所以他们对于读物内容并没有进行深入思考,更不能理解到这些课外读物所想表达的观点和思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教师对课外阅读没有足够的重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没有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甚至还可能用一些冗杂的课后作业压榨学生的阅读时间,这样学生就很难靠自己的自觉和兴趣养成阅读习惯。
(二)学生阅读能力提升不受重视
由于一些学校、学生和家长对语文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更不用说是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在教学中,语文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把更多的关注点都放在了数理化等科目上。同时,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社会、学校、家长往往更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对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等一系列技能并不重视。教师在教学设计以及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阅读教学并没有突出的体现,使语文课堂有所缺失,学生的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提升,阅读环境无法产生。
应试教育下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把知识、解题方法传授给学生,但是对学生综合素养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都存在缺陷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语文知识的学习者以及知识的接受者,老师应该不断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这种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养成一个更加良好的、更加系统化的阅读的习惯,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进一步地促进初中学生学习的全面协调良性发展,因此,语文老师在开展日常的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初中语文老师应该不断地引导当前阶段的学生进行一种高效的自主阅读学习,通过这种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地提高当前阶段学生的阅读学习的综合能力。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初中语文老师也可以根据阅读教学的一些实际情况,适当地给学生留出一部分阅读课堂时间,让学生能够在这部分时间里进一步进行阅读,并且让学生一定要进行自主阅读,此外语文老师应该不断地鼓励学生对阅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提问,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引导该阶段的学生在一种共同讨论的环境下对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寻求积极的解决方式,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水平。
(二)重视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社会、学校、教师应当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给予重视。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往往忽略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视,但只有将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重视起来,才能够得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理念,要引导学生的阅读意识,要让学生自己爱上阅读,从而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并解决相关问题。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达到阅读的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文素养。要建立师生共同阅读体系,通过阅读加深彼此了解,使得师生形成合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传授学生阅读方法,锻炼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活动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传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阅读方法有很多种,初中语文阶段常用到的阅读方法有:“一目十行”,快速浏览全文,只了解文章大意的速读法;“走马观花”,只摘选关键部分,抓住文章主要观点和内容着重阅读的选读法;“字斟句酌”,将文章的一字一句仔细阅读,反复思考和研究其中蕴含的深意的精读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将阅读时的思考及时记录,摘抄文中好词好句的写读法。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这些阅读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就可以根据自身的阅读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阅读。
(四)倡导开展个性阅读,优化阅读教学方式
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课程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健康、认知特点、个性发展等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创编,而且还要总体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时,更要注重倡导学生开展个性阅读活动,充分发扬学生的个性,有效发散学生的阅读思维,全面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意识,将阅读文本中的内涵、情感充分挖掘出来,并且加以利用,形成自己的素材积累,为日后更深入开展阅读活动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教师要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运用新颖的阅读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活动,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一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促使学生阅读思维得到启发,提升自身阅读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应该切实地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并且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内在精神和阅读学习的实际质量,与学生进行更加深入层次的文本信息对话,反复地强调应该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体现出来,不断地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开展初中学语文教育过程中,语文老师应该通过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断地提高学生在阅读课上的参与度,不断提升阅读课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董乐霞.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7):78.
[2]施旭梅.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09):78+98.
[3]朱亚娟.例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08):7.
[4]周大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3):50.
[5]崔素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