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科技制作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向浩
[导读]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它对初中生来说也有深远的意义,
        向浩
        重庆市丰都县许明寺镇初级中学  408211
        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它对初中生来说也有深远的意义,学好初中物理,能帮助学生探究事物出现和发展的规律,还能跟我们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身边的事物,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正是因为初中物理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才要求学生灵活学习,不能固化自己的思维。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中,需要加入科技制作。基于此,本文对于初中物理科技制作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科技制作
前言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初中物理教学目标也发生了改变,传统初中物理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而现在,初中物理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入科技制作,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推动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和进步。把科技制作融入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动手参与、亲自规划、多次实验、采集信息,最终得出结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初中物理科技制作的有效发展和进步,并且能不断提升初中生综合实力和素养,为今后的发展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联想制作
        不难看出,物理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这门课程包含了很多生活现象,也解答了很多大家一直困扰的事情【1】。虽然物理跟生活息息相关,但是课本知识过于抽象,学生学习时难以理解,更无法运用到生活中,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根据课本知识,为学生虚拟出一个比较真实、比较好理解的情境,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最终再回归到实践上,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科技制作,用实践的方式不断验证物理原理。
        例如,在学习《运动的快慢》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例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并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习完课本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推动学生的思考,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都知道物理运动的快慢跟重量有很大的关系,飞机明明比汽车重很多,为什么还能比汽车跑得快呢?难道是陆地和空中的区别吗?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不仅能够升华课本知识,还能让学生引发深思,并且通过制作飞机模型、汽车模型等方式,进一步寻找答案,从而达到通过科技制作完成初中物理教学的目标。
        二、深挖教材,探究教材中的科技制作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物理并不是非常陌生的事情,这些学生也有一定的物理基础,但是有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物理水平难以提升,其实也跟没有深挖教材有一定的关系。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时候,大多都是知道物理原理就行,能够解答练习册上的习题就算完成学习目标了,但是想把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这样的学习深度远远不够。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剖开物理课本的表层,去分析背后的逻辑和本质,并且把教材中有价值、实操性比较强的知识点整合出来,通过科技制作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证实物理原理,提升个人物理素养和水平。
        例如,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一课时,学生需要加深对速度、平均速度的理解,并且通过实验、分析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实验能力和运用能力。由于这节课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平均速度的相关知识,教师完全可以深挖教材,让学生制作关于平均速度的装置,并且展开在班级内展开比赛,看看谁制作的装置跑得最快,平均速度最快。

通过这样的延伸,课本知识将不再抽象化,这不光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关于平均速度的知识,还能使学生多次实操,在动手过程中深化课本知识,灵活运用已学知识【2】。
        三、多次实验,带领学生动手操作科技制作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想让学生养成多进行科技制作的好习惯,需要以身作则,不仅要提高自身对科技制作的重视度,还要真正参与到科技制作中。教师可以在讲解完课本知识之后,留出充足的时间,带领学生进行科技制作。有了教师的带领,学生在进行科技制作时不会走那么多弯路,也会对整个科技制作的过程有一个规划【3】。
        例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领会声音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并且明白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会发生改变,可以带领学生真正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检验真理。教师可以让一名学生站到教室外面,并且关上教室门,当大家都转移注意力之后,让学生大喊一声,看看有多少学生能够听清楚他喊的是什么。随后可以进行相同的实验,只不过要把教室门打开,再看看有多少学生能听清楚他喊的是什么。这两次实验结果肯定有不同之处,这其中的差距就是有没有介质的差距。通过这样的实验,课堂不仅会变趣味,还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一步完成科技制作。
        四、开展活动,利于课外时间进行科技制作
    物理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学生不仅要学好课本知识,还要结合实验,开展关于物理的一系列活动【4】。尤其是初中生,仅仅依靠上课时间学习物理知识、进行物理实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科技制作,不断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还能把已学知识跟科技制作有效结合到一起,通过实践的方式不断学习新知识,再把新知识不断运用到实践中,形成获取知识、整合知识、运用知识的良性循环,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家庭电路》一课时,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关于家庭电路的知识,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还要亲身实验,利用安全电源实际操作。学生可以使用安全性比较高的安全电源,亲自设计出家庭电路,并且利用这样的电路装置,点亮一枚小灯泡【5】。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次进行科技制作,不光能加深已学物理知识,还能不断提升自身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结语
不难看出,想要科学、有效的开展初中物理教学,就要利用好科技制作的力量,科技制作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转换为具体实验,还能帮助学生归纳旧知识、获取新知识,是学生实现物理成绩提升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科技制作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够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也顺应了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趋势。因此教师把科技制作融入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个人教学经验,考虑学生实际问题,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把科技制作的价值发挥至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任伟伟,袁林.重视科技小制作 促进初中物理教学[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14):23-24.
【2】张憧.科技制作在初高中物理学习中的作用[J].科技视界,2018(21):156-157.
【3】宿凯.科技小制作对学习物理的帮助[J].山东工业技术,2017(04):259.
【4】乔通,邢红军, 论文摘要 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物理知识的科学方法教育内容研究. 于玉琴 本卷主编,中国基础教育年鉴,人民出版社,2012-2015,102-103,年鉴.
【5】戴全法.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4):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