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复习中分层教学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严杰芳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效率与中考应试能力
        严杰芳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阳光实验学校,3153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效率与中考应试能力,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利用分层教学不断优化课堂。通过细致的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构建积极的学习氛围,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本文基于分层教学,研究初中数学复习课中应用分层教学的策略,并结合案例来验证策略的可行性,旨在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初中数学;复习;分层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现有能力,将其分成能力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意在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到得良好的发展,提高其学习能力。初中数学教师要在中考的视域下,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经验,结合其数学学习能力进行合理分层,开展有效的分类指导。从目标制定、课后作业、习题讲解、评价体系四方面入手研究,践行素质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标准要求,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一、制定分层教学目标
        比如,在浙教版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部分的授课过程中,将先进生分为第一层次,将后进生分为第二层次,制定分层教学目标,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够在分层教学中学习到知识,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讲解正弦、余弦、正切的知识,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明白、、所表示的含义,并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引导第一层次的学生结合三角函数式来分析直角三角形互余两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分析同一锐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引导第二层次学生来学习三角函数式的等式,介绍的变式和,使其明白相关概念,并对不同关系做简单的了解。通过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能力,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的学习知识,为后续的三角函数知识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
        二、分层预留课后作业
        比如,在浙教版九年级数学《切线长定理》部分的授课过程中,课上复习相关知识后,引导不同层次学生回忆切线长定理及其证明方法,并能够运用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鼓励第二层次的学生回忆切线长定理的推导过程,体验由具体到宽泛的复习过程,并能够将相关知识以脉络的形式进行呈现。引导第一层次学生结合实际例题来分析定理,感受知识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方法。在布置作业时,选择近年来中考的热门题目,让第二层次的学生分析较为简单习题的条件并阐述解题思路,加强其对切线长定理的理解,学会用多种方式来求解。让第一层次学生完成习题后,总结出不同类型习题的特点,并以经验的形式在课上与教师和其余学生分享,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对中考的热门题目进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分层作业中的全部习题解答方法,加深相关知识复习的效果[2]。


        三、开展分层习题教学
        比如,在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部分的授课过程中,为了获得良好的成效,要开展分层习题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出示中考真题: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轴相交,交点坐标为,,并且该图像经过点,请求出该函数的解析式。引导第二层次的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求解。展示步骤:假设解析式,将与轴的交点坐标代入可得①、②,再将点代入可得,再将代入②,可得,将代入①,可得,故函数解析式为。引导第一层次学生思考另一种解题方法,展示步骤:由题可设函数解析式为,再将交点坐标,代入可得,将点代入其中可得,则,故解析式为,化简为。通过分层习题教学,带领后进生分析简单的解题思路,并阐述解题步骤,带领先进生探讨多种解题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一题多解能力,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够掌握解题方法,熟悉中考题型,在考试中能够游刃有余[3]。
        四、完善分层评价体系
        比如,在浙教版九年级数学《概率的简单应用》部分的授课过程中,创设真实情境来阐述概念,使全体学生能够明白概率的相关基础知识,再结合中考热点分析考试考查的内容,对列举法进行介绍,鼓励第二层次学生动手列表、画树状图,鼓励第一层次学生利用概率说理。在问题回答中,要为第一层次学生提出建设性的建议,鼓励其在实际问题中加深概率理论的学习印象,发挥评价语的激励作用,用“继续砥砺前行”、“你的实力超乎你的想象”等评价语激励其努力奋进。对于回答有误的第二层次学生,要为其指正错误,并引导其重温基础知识,用“耐心夯实基础”、“不要急于求成”等评价语来安抚学生,使其能够直观发现自身的错误,并努力改正,调整学习节奏,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步探究。教师也可以将随堂测验或阶段考试的成绩与日常表现结合,建立学生评价档案,在期末阶段发给学生,使其对自己的表现有宏观的了解,又有微观的认识,切实完善分层评价体系,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得到自我提升。
        结束语:
        前已提及,初中数学教师需要重视分层教学,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标准要求,将分层教育渗透进每一环节。运用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分层预留课后作业、开展分层习题教学、完善分层评价体系等有效策略,围绕中考展开数学知识讲解,切实保障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能力范围内掌握数学知识,不断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水平,为中考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赖荣树.基于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学习评价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1:241+243.
[2]李清澈.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探研[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7:34.
[3]顾海东.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0:357-3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