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
平阳县萧江镇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随之进行改革。现阶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受到大家的认可与重视。初中的教学离不开数学学科,其学科能够使学生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学科。教师在此教学期间,应将核心素养的理念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从而推动数学教学的改革深入。此篇文章结合现阶段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导入设计、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合作教学、重视实践操作、以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这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从而更好地培养了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教师教学期间,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受核心素养理念提出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学科素养是现阶段核心素养教学所强调的内容。初中阶段,数学科目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学科。所以在此期间,教师要在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基础之上,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的学习特点,教师应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从而使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得到实现。其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能够适合未来自身发展与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在此教学期间,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与能力是核心素养重点培养的。主要从数学抽象、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逻辑推理六个角度进行学习。在此教学期间,想要使学生的数学基础得到充分的提升,就需要及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形成数学思维,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与分析问题。并且能够通过数学知识解决相应的生活问题。所以教师在此教学期间,应围绕怎样积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来展开教学。
一、利用合理导课,培养数学抽象思维
教师在此教学期间应注重导课的运用,这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部分教师还在用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从而忽视了教学的导入,使教学的效果得不到明显提升。所以教师在此教学期间应充分发挥核心素养的导向作用,使学生学习的环境趣味化,同时用更直观、更有趣的方式呈现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并积极引导学生将其转化为抽象的思维,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得到明显的培养与提升。比如教师在讲述《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期间,为了更好的使学生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运用方式,教师可以引入活动故事进行教学。如,在五年前,大部分的学生都被一道数学题而难倒,这个问题是:有部分小鸡与兔子被关到了一个笼子当中,小鸡与兔子的头总合为35,脚的总合为94,那么笼子里小鸡和兔子分别有多少只?处于初中时期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好胜心,当听到有大部分学生没有作出此题时,此时学生就会绞尽脑汁进行思考与解答。教师在此期间,就可以适当的将一元一次方程知识进行导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学习之中。
二、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想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在此教学期间及时挣脱理论知识的局限,并加强对学生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现阶段仍有部分教师采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忽视了对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与小学数学不同,初中的数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此教学期间可以充分利用生活知识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例如,教师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期间,就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设计相关的情境进行教学。
如,利用相应的道具模拟成人民币的样子,告诉学生教师现在有2000元,想将其存进银行,存储的时间为一年,等一年到期取出其中的1000元,剩余的钱与利息继续存储一年,再一年之后就是取出1280元。教师此时就可以进行提问:在存款利息没有变动的情况下,银行的年利率是多少。这个问题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使学生能够根据情境进行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同时,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有利于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开展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究,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意识。例如,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合理分组,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又如,在探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时,学生的思维特点不同,有的学生想到三边全等证明三角形全等,有的同学会想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完毕后,教师要进行总结,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详细讲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强化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重视实践操作,培养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包含一些实践操作的内容,教师可以开展实践活动,教给学生实践操作的方法。参与数学实践教学活动能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以“认识三角形”一课的教学为例,该课涉及“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点,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个三角形,并进行裁剪和拼接,在操作中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思考是否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证明四边形的内角和?通过深入的实践和探析,学生能逐步总结出n边形的内角和求和方法。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
五、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式
现阶段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在教学期间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在此教学期间将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充分发挥,并将核心素养的培养积极融入到教学之中。同时,教师可以积极构建“翻转课堂”。通过微课进行相应的辅助教学。这使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得到了优秀的培养,从而形成良好数学的核心素养。以“勾股定理”一课的教学为例,在课前,教师可将勾股定理的概念、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的应用等重要知识点的讲解以微课的形式录制下来,上传至网络,让学生在预习时观看并记录自己无法理解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结合微课内容,针对学生的问题展开详细讲解,也可尝试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突破学习难点。在课后,教师要督促学生反复观看微课,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这
结束语:结合全文,教师在此教学过程中,应及时了解到核心素养理念,其为了更好的为初中的数学教学明确方向。同时通过核心素养的引入使教师自身的观念得到及时的转变。首先,在此教学期间,教师运用合理的教学导入方式及时强化了数学的抽象思维,同时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其次,教师也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除此之外,教师也积极地运用了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也及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吴传红.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施要点[J].考试周刊,2017,000(046):130-131.
[2]龙庆奎.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J].东西南北:教育,2020(3):0117-0117.
[3]李娟明.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2020,000(019):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