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杨品武
[导读] 正所谓“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杨品武
        商南县高级中学  陕西商洛 726300

        摘要:正所谓“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教学老师需要重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如此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化学知识学习效果。但是,多数的化学老师都会直接要求学生按照课本指定的实验方式进行实验,极大地降低了化学实验的趣味性,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本文即是针对高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趣味教学;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已不再满足当今时代教学发展的需要,注重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教学老师在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其要注重增加化学实验当中的趣味性元素。虽然高中学生已经不再天真,但是其依然喜欢接受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填鸭式灌输教学。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高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总结,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自主设计实验
        高中化学老师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时,其往往是要求学生按照课本当中既定的化学实验方式进行教学,也就是直接要求或者引导学生按照课本当中的实验流程进行模拟。这种化学实验其实就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因为课本上的实验过程是经过成百上千的验证,其过程毫无疑问是正确的。此时如果要求学生进行重复性实验,无疑仅是照搬照抄,这对于提高学生自身的化学思维能力以及化学实验能力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对此,教学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过程。
        具体而言,教学老师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思考,这种思考不仅包括实验的准备和实验的过程,而且还包括实验的结果。比如在教学活泼的金属单质——钠这个实验时,教学老师就不要先告诉学生如何实验,而是让学生自己思考应当如何进行实验。但是,这个过程可以由教学老师来引导。首先,教学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活泼的金属钠应该存放在什么样的环境当中。在取出钠单质之后需要进行哪些操作,还是直接进行实验,实验的具体方法又是什么,最后能够发生哪些变化或者反应。教学老师在不断引导学生思考,这其实就是一种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的过程。学生在教学老师的引导下能够明白钠单质比较活泼,所以不能够直接存放于空气当中,所以需要将其浸没在性质较为稳定的煤油液体当中。所以在取出金属钠单质之后,需要先用滤纸将钠金属表面的煤油吸干,然后才是运用刀片进行切割。当学生对于这个化学实验的过程进行完整性的梳理之后,教学老师便可以将相关的实验器材以及实验材料交给学生,进而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学老师也要进行监督,避免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生意外。
        二、小组合作实验
        所谓小组合作实验,指的是教学老师在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时,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实验,如此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化学实验积极性,而且还能够借此锻炼和提高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我们知道,如果要求学生完全独立设计化学实验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老师就可以将学生团结在一起,共同探讨化学实验的开展方式,这样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思想的碰撞,从而深化大家对于化学实验的认识与理解。
        例如,在教学“实验活动1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一课时,教学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实验。首先,教学老师需要明确此次实验的教学方向,即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当然,针对于浓度的大小可以由教学老师进行拟定,但是要保证不同小组学生所配置的溶液的物质的量不同。其次,教学老师还要针对学生进行分组。一般而言,教学老师可以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如此不仅能够很好地保证学生间学习能力的差异性,而且还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与探讨。在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学老师需要进行巡场监督,这也是对学生的实验思路进行了解。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学生在小组实验的过程中存在危险操作,否则教学老师不要打搅学生们的实验过程。即使学生们的实验过程存在错误,教学老师也不要指明,而是要让学生在实验失败之后继续重新摸索,如此才能够真正加深学生对于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三、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化实验
        化学实验通常都是在学校以及课堂开展,但是这种实验也仅仅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化学实验能力,还需要通过生活化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此还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化学实验趣味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实验都适合于生活化实验运用,教学老师需要提前进行甄选,如此才能够保证高中化学生活化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一课时,教学老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开展线下实验教学。因为乙醇和乙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所以学生都可以很容易地搜集到相关的实验材料。关于具体的实验内容,教学老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开动脑筋,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化学实验。因为这次实验已经脱离了学校,也就脱离了规定流程的束缚,学生可以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自然也就能够创新出各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在学生实验结束之后,教学老师还要对学生们的具体实验方法以及实验结果进行检查。需要说明的是,教学老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生活化实验过程以及结果的检查,而且可以通过一节课的时间来了解学生们的实验过程,并且针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总而言之,高中化学趣味实验教学并不简单,教学老师不仅要注重化学实验知识的有效性传输,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吸收效果。可以说,趣味化的化学实验教学方式仅是渠道或者途径,加深学生对于所学化学实验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才是内涵。所以,教学老师在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如此才能够真正保证学生们的化学知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胡聪敏.趣味实验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20(18):193.
        [2]培欣.高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9,21(12):188.
        [3]李旭.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趣味化学实验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