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华
河北省直机关第二幼儿园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51
摘要: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迅猛,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度不断增加,对幼儿在园活动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务院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因此,幼儿园必须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供的更加具体、可操的依据对其进行指导,不断为幼儿的成长教育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通过课程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并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及发展规律。文章讲述了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重要性以及教学游戏化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游戏;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社会、幼儿园以及家长都更加重视幼儿的健康成长。在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幼儿园的教学质量虽然在不断提升,如何让幼儿真正的参与到学习当中的教学方式有待探讨,而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改变现在的教学现状,并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
1游戏化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意义
游戏化教学能够将教学内容和娱乐模式相结合,并成为一种幼儿喜爱的教学方式。由于幼儿自身身心发展的特点本身就比较喜欢游戏,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游戏内容的丰富多彩应占有重要的位置。幼儿在开展娱乐活动时要以游戏作为基础,以保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游戏化的重要性
2.1帮助社会性发展
幼儿正处在不断成长和发育阶段,其神经系统也逐渐成熟,其思维开始进入高度活跃的阶段,将会不断产生了解和探索世界的动机。但是,由于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模仿,而游戏作为社会活动的浓缩,其中蕴含着复杂的社会现象。在娱乐的形势下,降低了幼儿学习难度和压力,使其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一定的社会现象和规律。因此,游戏教学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2.2促进身体发育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成长的重要阶段,其身体的各个器官及机能逐渐发育。在这个时期,如果儿童的身体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将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幼儿园教学中除了以体育锻炼增强幼儿的身体机能外,还能通过游戏的教学方式使其身体得到锻炼。并且,游戏和体育锻炼相比,游戏并没有给幼儿造成负担和任务,能够使幼儿将更多的注意力和精神力集中到游戏当中。在没有目的性的娱乐活动中,幼儿亲身参与到游戏当中能够调动身体的各个器官,从而使其增加身体机能的协调性和灵活性[1]。
2.3保障心理健康
幼儿的社交恐惧、孤僻症等心理障碍大多是由匮乏的社交活动所导致的。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可以促使幼儿相互交流以确保游戏的顺利开展,使幼儿在锻炼身体、促进社会性发展的同时,也能培养自身的健康情感,从而保证自身的心理健康。此外,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游戏策略与其他教学学科相结合,有助于减轻儿童学习的负担,从而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3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游戏化的策略
3.1树立正确的游戏教学观
作为幼儿园重要的教学手段,游戏教学首先应该引起幼教工作者的重视。在探索和研究游戏研究教学策略时,不能将其作为例行公事的教学手段,不能形成游戏就是让幼儿娱乐玩耍的思想意识,更不能出现在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放松休息而不管游戏的进度。正确的游戏教学观要求教师应将游戏作为教学工作的关键,在重视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使知识教育能够真正的融入到娱乐玩耍当中,使幼儿对于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能够掌握并灵活运用,真正的做到游戏与教学的结合[2]。
3.2选择正确的游戏方法
每个年龄阶段的幼儿,个体间的发展情况大不相同,其各个方面的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在传统的幼儿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将教学计划的内容传授给幼儿,幼儿在教师的要求下进行学习,对于个体差异不同的幼儿来说,这种教学方式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幼儿发展的不同需求,长期下来将会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对此,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特点,并需要了解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根据其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利于幼儿发展的游戏,实现在游戏中提高和发展幼儿能力的目标。
3.3采用正确的指导方式
幼儿阶段的儿童在思想上虽然不成熟,但是其具有非比寻常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老师的处事原则和逻辑思维的指导下,其想象力都能在游戏中显现出来。对此,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时,首先就要树立以幼儿为主体的游戏观念,并明确自身作为游戏旁观指导者的地位,防止出现教师成为游戏指挥者的现象。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发展幼儿的创造性,不要将其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当成不合逻辑的、违反规则的,更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行加到幼儿身上,这样做的后果是将幼儿创造性的思维扼杀在了摇篮里。其次,教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采取不同的、具有针对性地指导方式[3]。
3.4运用适当的游戏评价
有些教师认为:随着幼儿的游戏结束,教师的工作就结束了。其实不然,游戏教学作为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应该将结果进行记录,并对幼儿做出适当的评价,引导幼儿对游戏开展状况进行交流和讨论。开展游戏评价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通过对游戏的评价,帮助幼儿发现游戏中存在问题,改正错误,分享成功的经验;第二,将幼儿每一次的娱乐都记录下来,注重其发展过程;第三,通过多次经验的积累,教师的教学水平及质量将会不断提高;第四,对幼儿在游戏中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将有利于幼儿园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和创新。
总结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游戏化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并帮助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对于开发幼儿的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有着重要帮助。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并不断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能够使幼儿在游戏中欢快地学习,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邓茂峰. 关于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教学策略[J]. 家长(下半月), 2018, (011):159.
[2]彭海蕾. 论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实践策略[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05):87-91.
[3]赵彩丽. 试论幼儿园教学的游戏化实践策略[J]. 新课程, 2016,(002):19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