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绘本与幼儿园主题课程融合之选材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徐静燕
[导读] 中国风绘本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优良学习载体,合理选材是实现中国风绘本与主题课程有效融合的首要环节

        徐静燕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实验幼儿园 314300
        【摘要】 中国风绘本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优良学习载体,合理选材是实现中国风绘本与主题课程有效融合的首要环节。我们通过“聚焦幼儿需要选绘本的适宜度”,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发展需要;“聚焦主题课程选目标内容的融合性”丰富主题实施的内容方式,助力实现深入体验中华文化;“聚焦绘本选文本的价值量”明晰绘本的价值点,二度审议甄选适合主题课程,支持幼儿经历有意义学习生活,能体现融合价值“有用”的中国风绘本,以此为幼儿有底蕴生长奠定基础,凸显中国风绘本与主题课程融合的价值和意义,优化课程实施的质量和幼儿学习和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选材 中国风绘本 主题课程 融合
        
        优秀的文化作品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中国风绘本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优良学习载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风”绘本被选用于幼儿园主题课程中,弥补了绘本教学中中国文化的缺失,也丰富了主题课程的的内容与方式。但中国风绘本选材融入幼儿园主题课程还存在只有中国,没有幼儿,选材较为片面,出现了很多对幼儿生长无意义的内容;只有内容,没有融合,绘本是绘本,课程是课程,两者间缺乏联系,没有融合,“平行线式”学习;只有绘本,没有价值:教师不清楚中国风绘本价值所在,缺乏对中国风绘本价值的充分挖掘和运用等问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选择适宜的绘本是实现中国风绘本与主体课程有效融合的首要环节,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甄选适合主题课程,适合幼儿学习,能体现融合价值“有用”的中国风绘本,以此为幼儿有底蕴生长奠定基础,凸显中国风绘本对幼儿学生生活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一、聚焦幼儿需要——选中国风绘本与幼儿年龄特点的契合
        中国风绘本与主题课程融合的根本是“以幼儿为本”,我们要聚焦幼儿,关注他们的需要,选能与幼儿生活实际相链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为幼儿提供丰富表现空间的作品。
        1.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合的才是需要的
        幼儿的注意力时间较短,喜欢形象直观生动的画面,同时,他们的理解力不断在提高,审美也有了自己的认知,开始关注画面背后的情感、心理活动,喜欢欣赏各种表现形式的作品,具有想象空间和探究味的书也越来越受到他们的喜欢。我们基于幼儿选择内容和情节较为丰富的中国绘本,满足幼儿认知发展的需要。比如《我有一盏小灯笼》、《乌龟一家去看海》、《一百只兔子想唱歌》、《很小和很老》、《一园青菜成了精》等。
        2.关注幼儿的生活:有经验才能有联接
        虽然孩子的世界是现实和想象的综合体,但这要基于孩子对于世界的原来认知和经验。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较为缺乏,喜欢熟悉的事物,对于有经验的事物更愿意也更容易接受。所以,绘本的内容应来自于幼儿的生活,或能联接幼儿当下生活和未来生活,融于幼儿生活,不能远离幼儿的实际生活。
        比如《荷花镇的早市》描写的是江南水乡集市的所见所闻。作为一直生活在江南水乡的孩子们来说,在这样的绘本中易融入情境,能联系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对于事物的认识,引发幼儿自主地参与,大胆地表达,得到情感的升华。
        三、聚焦主题课程需要——选中国风绘本与主题课程目标内容的一致
        我们要关注各种中国风元素与主题及活动的关系,保持中国风绘本与主题课程的目标、内容方向一致,相辅相成中优化主题课程的实施,强化主题课程的价值,让幼儿在有中国味的主题课程中得到有底蕴的生长。
        1.遵“大政”,基于主题目标选
        主题目标是主题开展的灵魂和方向。在主题课程开展的之前,我们要明确主题的目标和方向,围绕主题目标的落实的需要选择作品。
                 表一:中国风绘本与《圆圆的中秋》主题课程目标的融合

   遵循“大政”,保持主题大目标方向不变中选材,拓展和优化了主题目标的落地。
        2.促“深入”,根据课程活动选
    主题的目标和价值依托各种活动来实现,我们要根据活动属性的不同,有针对性性选择中国风绘本,支持活动有效的开展的同时彰显中华文化的力量。
(1)丰富实践活动的内容
        结合实践活动,选取与幼儿现实生活相关绘本,并将绘本与幼儿活动相链接,让幼儿行走在实地、实景、实物中,亲身感知绘本中的世界,在充分体验中获得深入的认知和领悟,丰富了实践活动的内容。如结合中秋活动选取《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绘本,让幼儿读、演绘本中丰盈实践活动内涵。
(2)助力活动室有滋有味的开展
        专业活动室的学习指向为某一领域或者某一具体方面的学习和体验,更具有针对性。我们根据活动是“专业”的不同,针对性的选择实用的中国风绘本。
        造“中国艺术”的美术活动室:我们根据主题下幼儿的发展需要,选取蕴含“青花瓷”、“水墨”、“水彩”等元素的中国风绘本,在美术活动室设“中国风书画角”,让幼儿学习、欣赏、模仿、操作,在多元的中国元素学习表现中体验、享受美。创“国风手工艺区”,选幼儿熟悉且喜欢的“剪纸”、“陶泥”、“皮影”等表现形式的中国风绘本,如:《老鼠嫁女儿》(剪纸)、《孔融让梨》(泥塑)等,让孩子能借助绘本的情节内容体会各种艺术形态的美,以情节带动幼儿主动学。
        融“二十四节气”的小厨房:民以食为先,小厨房是孩子喜欢的专业活动室,中国节气与自然变化及产物息息相关,是幼儿经历着的生活。从孩子喜欢的中国美食出发,选取幼儿熟悉的“节气”和“美食”系列中国风绘本,引领幼儿阅读了解节气和美食的故事,进行美食学习和制作。
        节气绘本的融入,让孩子在中国风绘本中领略中国的饮食文化,品味原汁原味的中国,美食不再仅仅是一道点心,更是传统文化的延续。
        三、聚焦绘本内容——选文本的多元价值
        中国风绘本内容融合了多领域的内容。我们要聚焦中国风绘本的“多元”,不仅要“知其然”,还要“明其用”,通过“二度审议”充分挖掘有价值的中国风元素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使幼儿能深入体验,在文化的润泽中获得认知、情感、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
        1.一度“审”:思“量”变——让“源”来多元
        教师拥有足够多的中国绘本阅读是进行有效绘本选材的重要前提。众人拾柴火焰高,面向家长、教师、社会等多方力量发布“中国风绘本”搜集令,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行动,参与我们的活动,实现中国风绘本数量上的“多元”。
        2.二度“审”:思“广”度——分析价值体现
        在阅览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后,我们要分析其否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多元价值”,改变拿来主义现象,注重自我对教材的深度思考。教师拿到绘本后,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其内容、表现形式、有价值的中国元素,分析其涉及的领域及价值所在。这样的分析不仅全面地了解绘本的价值点,也加深了教师自我的中国元素的学习和认知,能发挥好中国风绘本的多元价值,更能体现融合的意义。
        结束语:中国风绘本与中班主题课程融合,选材至关重要。我们要立足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实际需要,遵循主题课程本身的目标和内容,分析其多元元素,甄选中国风绘本,实现中国风绘本和主题课程的价值最大化。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赵明 恽跃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王莙钊      《主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整合研究》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