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华丽
陕西省咸阳市 乾县黉学门中学 713300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具备较高的教育意义,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化学实验,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充分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教师应当结合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情况,对趣味化学实验内容进行完善和创新。文章分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趣味化学实验存在的问题,探究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趣味实验;教学策略
引言:
初中化学是一门基于化学实验的学科,且实验内容比较广泛,且大多数实验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因此,教师有必要借助化学实验讲解书本中的知识内容。而且,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教师的教学也不能将应付考试作为教学目标,而是要通过组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化学思维,为学生学习化学这门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趣味化学实验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在初中实验课堂开展过程中,教师设置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按照课本上的实验内容进行教学,教师没有对实验内容进行进一步地挖掘和改革,没有帮助学生正确地构建实验化学知识思维导图。而且教师开展的化学实验教学活动比较乏味,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也很难让学生积累化学实验经验,影响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观念过于传统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只凭一些成绩谈论学生的优秀程度,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看重学生的书面问题解答能力,而忽视学生实验课堂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验教学中,约束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的想象力,进而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质量。
二、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讲授课程时,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主动思考相应的实验现象,并通过有关的实验现象验证相应的化学知识。学生在课堂上,能通过众多的化学实验,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化学知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探究和动手操作能力。
比如教师在开展有关氧气的实验时,需要对氧气进行点燃处理,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氧气的有关性质。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并主动地发现问题,运用相应的知识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能对实验的各个细节进行全方面地把握,可以独立完成该实验,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
(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
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播放有关该实验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实验的现象和实验的目的。播放实验视频后,学生便动手完成实验,教师则在一旁进行观察,如果学生的操作存在失误,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防止化学实验意外事故的发生。教师也可以开展一些具有神奇现象的实验,比如日常生活中学生会接触到的很多神奇现象,这些化学实验都能让学生体会化学的奇妙,从而对化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比如教师在对“氢气的燃烧”化学实验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视频中氢气燃烧的整个过程。在氢气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淡蓝色的火焰,这一画面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的乐趣。 同时,氢气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也能作为氢气成分的判定实验,这被应用于检查煤气的泄露情况,教师从多媒体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提升其学习化学的兴趣。此外,教师也可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氢气与氯气混合后在强光照射条件下发生爆炸的实验视频,因为这一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能让学生自己完成实验操作,教师可将其作为演示性实验,以直观化手段呈现出来,可增强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兴趣,有利于建构一个直观化的趣味化学实验课堂。
(三)组织化学实验探究活动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化学实验的内容,设计化学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发挥主动性,鼓励其对化学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提升化学实验探究能力。教师要与学生一同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结合书本知识和查阅资料,制定探究的计划。学生在化学实验探究活动中,能自主获得实验结论,获得化学实验知识,并积累很多实验经验。
(四)优化课堂导入环节
教师可以根据要讲解的实验内容,在课前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寻找答案,使学生更专心地投入到化学学习中。比如教师在组织化学实验探究白磷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白磷与红磷相比,哪个燃烧得更快,并且更容易燃烧?将白磷放入到沸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这些问题都能优化课堂导入环节,引导学生细致地关注实验现象。在实验中,学生会发现白磷更容易燃烧,将白磷放入沸水会瞬间燃烧,但会马上熄灭等等实验结论,有利于学生分辨和掌握红磷和白磷两种化学物质的性质。
比如教师在对“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进行教学时,因为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所以教师要避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相关实验,教师则可以将该实验变为演示实验,为学生播放视频和图片资料,让学生观察浓硫酸与小木块和小布条的反应,观察实验的结果,了解浓硫酸的强腐蚀性,同时这也能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少接触浓硫酸这种危险药品,不用硫酸危害他人生命安全,这能帮助学生理解趣味实验。
(五)充分联系生活实际
一般化学教材提供的实验项目及操作流程过于复杂,学生观看书本,很难理解具体的实验内容,甚至会对化学实验失去兴趣。此时,教师要在生活实际中发掘更多隐性化学实验,用于代替书本中的化学实验,能起到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且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比如教师组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到发生火灾时,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从火灾的扑救原理中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学科比较抽象,教师要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初中生的基本特征,科学地安排化学教学活动,为学生奠定较好的化学学习基础。教师要在实验教学中奠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化学实验,有效提高其化学素养。教师要改革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借助实验讲解书本中抽象的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并在实验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
参考文献:
[1]陈占波.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83):117-118.
[2]仇进宝.浅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化学实验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