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王玲
[导读] 2014年3月,我国在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的建设
        王玲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大屯镇郭阁小学  安徽 宿州 235200
        摘要:2014年3月,我国在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的建设;众所周知,小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阶段,因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整个体系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师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培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即能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有条理地进行理性思维、严密求证、逻辑推理和清晰准确地表达的意识与能力 。
        那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较好完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重任呢?本文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结合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强,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还是停留在形象思维层面上,很难深入思考,对问题的实质认识还是比较浅显的;很明显,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式的记忆数学公式与算法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学发展的需要。
        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习惯运用已经掌握的,而且适合自己的解题思维去解决新的数学问题,从而在“摸索—尝试—形成—运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养成了良好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其目的不只是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科学合理的理性思维,为数学学习乃至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都清楚地了解到,小学生的理性思维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上,很难做到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引导他们应用理性思维形成知识体系。
        而数学在形成学生的理性思维方面起着核心的作用,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在这方面恰恰是不足的 . 一位西方数学史家曾说过:“我们讲授数学不只是要教会涉及量的推理,不只是把它作为科学的语言来讲授—— —虽然这些都很重要—— — 而是让人们知道,如果不从数学在西方思想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方面理解它,就不可能完全理解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人的所有创造和人类世界 . ”因此有专家讲:“数学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 . ”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的确让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思考,从而培养了他们理性思维的能力。
         (三)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有效教学的实施来推动,并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学生高质量学习。
        而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因材施教,结合各方面因素,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从而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确保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对策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在小学阶段,由于低年级数学还是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对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也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因此,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为更好的自主学习夯实基础。例如,在认识“100以内数”这一节课上,教师就可以用火柴棍游戏作为教学方式,通过引导学生对火柴棍的摆弄,使学生加深对数字的影响和理解。同时,运用火柴棍,学生也可以摆出各色各样的事物,充分符合学生好动爱玩的天性,也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形成自己的数学素养
          数学思维具有逻辑严谨性、高度的抽象性、丰富的直觉与想象等特征。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老师要采取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构建一定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数学,让数学学科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而核心素养的内涵中,包含了数学思维,而且是对整个素养体系的构成起到了核心作用。所以,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作用显而易见,地位是举足轻重的,这就要求我们数学老师在教学中,时刻不忘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作为重要的任务来抓,为形成学生的数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六年级正、反比例的相关内容,这里体现了函数思想,表面上,正比例、反比例概念中揭示的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却是函数关系,这就需要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来思考问题,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进而形成一定的数学素养。
        (三)改变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还是基本上停留在总结性评价层面上,只是对学生数学学习结果的评价,而没有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进行跟踪评估,忽视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造成了只重结果、不看过程的片面认识,抑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学习数学具有目标引导和激励评价功能,因此,为了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急需改变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转变教学评价观念,让评价有利于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让评价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
        所以,在转变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建立包括学生的数学作业、课堂表现、学习反思、综合实践等指标在内的“成长档案袋”,以此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进行过程性评价,提倡多元评价主体机制,将学生及其家长、教师、学校管理人员等一起纳入学生评价主体中,促进评价主体的多样性、评价的科学化、多元化,从而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对数学进行大胆合理的探索,形成适合自己的数学素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的道路上,作为数学老师,我将牢记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砥砺前行,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小学生的整体核心素养水平迈上新台阶,从而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6,(09):23-26.
        [2]马云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6,(05):69-72.
        [3]曹培英.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 2017, (2) :74.
        [4]黄淑文.试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J].中华少年, 2017, (34) :177.
        
[5]周浩.尝试分享导学———核心素养观照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7,(02):56-58.
[6]叶鸿琳.在“真实”的课堂中经历“有效”的数学学习--例谈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施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7, (1) :82.
[7]廖冬.浅议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J].南北桥, 2017, (21)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