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伟
江苏省无锡市怀仁中学 214196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在高中物理的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也需要紧跟教育发展的方向,敢于颠覆传统教学的模式,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促进教学成果的提高。根据实践发现,将师生互动运用于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效果的提高。以此为基础,文章针对高中物理阶段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和技巧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师生互动;物理教学技巧
引言: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是一种相对传统的方法。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面,师生互动非但没有失去效果,反而越来越被重视。师生互动可以把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进行有序链接,通过这种方法,达到师生共同努力、共同进步的目的,最终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师生互动的概念
师生互动是一种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在以教学内容和目标为基础的前提下,在师生间开展各种的交流和互动,对课堂教学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以促进教学成果的体现。对于师生互动来说,主要强调的是激发学生的互动性与能动性,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由此,高中的老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保障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就需要真正重视师生互动环节,在此基础上建立教学目标,达到提高教学成果的目的。
良好的师生互动不光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老师来说,有助于个人魅力的形成以及专业水平的提高。
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老师更习惯于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机械性授课,将课本上的知识点教完以后似乎就完成了任务。而事实是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点并未能实现真正的掌握,更谈不上去进行实践。这样的情况使得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提升,学生只会死记硬背,无法做到灵活运用。所以,在对中学物理教学的研究中,师生互动对现代课改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以及实践意义,同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中物理课堂师生互动的技巧
1、平等互动,营造好的氛围
师生互动的基础是平等,老师必须要先明白自己的定位,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同一个高度,老师应该让自己和学生成为亲密的伙伴。同时,老师还应该鼓励并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发问、敢于发问、爱上发问,甚至勇于对老师所教授的内容提出质疑。在面对学生的质疑时,老师不能为了面子而将问题忽略过去,或者是留到课后再进行解决,而是应该以积极、真挚的态度面对质疑,和学生一起对该问题进行探讨,不管这个问题是简单的或是困难的,都要用心去解决。对于学生的这种学习积极性,老师应该给予赞扬和鼓励。老师要以自身的能力和魅力去征服学生,使学生们爱上课,乐于上课。一个宽松的、愉快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师生间互动的进行。
例如对于惯性的教学,因为所教的内容与牛顿第一定律有关,内容非常的丰富繁杂,涉及到的知识也非常广泛,而且历史久远,理论性又太强,课堂上直接讲的话很难被学生理解和吸收。
此时,老师可以引用《泰坦尼克号》的内容,通过播放视频内容让学生考虑,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的原因是什么?大家都做了很多的努力,为什么最终还是没能改变撞上冰山的结果?这样的问题一提出,学生首先就会考虑老师为什么要这么问,由此产生了目的性,激发起学生对于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视频播放完后,老师可以借视频来具体解释惯性的概念。要解释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回答老师前面提出的问题,由此得到完整的知识内容。
2、理论结合实际,推进互动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教和学生学是互相分开的,而新型的教学模式下,师生互动可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随着各种外部辅助设备的引进,物理教学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互动教学的产生,衍生出了很多的媒介,物理老师就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多做试验。物理本身就是一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学科,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概念知识,并为学生带去更加有效的思考。
比如在学习弹力的课程时,老师可以适当的准备一些弹簧,让学生都直接参与到实验中去,更加直观的理解弹簧的性能。让学生用力按压弹簧,体验弹簧受力大小和弹簧缩放间的关系,体会压力重量和弹力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互动的方式中,实验是很另类的一种,也是非常有效果的一种。
3、立足全局,展开互动
高中学生的学业是非常繁忙的,压力也较大,这些都可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不要让学生学成了书呆子,我们要的是全面发展、健康阳光的新少年,这就需要老师统筹安排好全局,针对一些常见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可以开出不同的方子,无论是性格方面的还是学习方面的,老师都需要综合考虑进去。有些老师会更加愿意和成绩比较好的或者是比较活泼的、爱与老师发生互动的学生亲近,而对于差生老师则会选择疏而远之,这样的作法是非常不利于学生整体发展的。老师要将互动教学深入到每位学生的心里,而不是停留在面上,或者只是涉及少数的几位同学。
在课堂教学中,互动的方法有很多种,老师要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比如在学习电学的时候,在某一段电路当中,流经导体部分的电流与导体部分上的电压成正比,而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针对这样的现象,老师可以邀请学生对这个原理进行试验,其中部分学生负责演示试验,部分学生负责分析实验,还有部分学生负责展示实验的结果,尽量将每一个学生都照顾到,这样的安排,就可以让学生都充分的融入到教学中去,与老师产生真正的互动。其结果是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应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或许将会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物理教学的主流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完善教学模式和思想,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生机勃勃,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理解物理、爱上学习,使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得到较高的提升,最大限度的体现物理学的意义价值。虽然,目前来说,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可能还存在有不少的问题,但相信,只要师生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所有的不足都会渐渐得到完善,我国的物理教育事业必定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耿其军.高中物理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意义[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08):44.
[2]庄勋洋.师生互动让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更精彩[J].高考,2017(0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