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和云霞
[导读] 本文介绍了在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指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措施
        和云霞
        云南省丽江市福慧学校 云南省丽江市674100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指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措施。分别包括:创设和谐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留给提问的时空,让学生有机会问;教给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善问;以及加强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情境;问题意识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培养问题意识的要求更高。因此,在教学教师中必须清楚地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目标,做好教学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使用主动学习方法来了解基于脑大脑思考和研究的基础,帮助学生改善数学知识结构。数学学习是提出问题的过程,然后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学生完全没问题,说明学生没有对数学学习进行深度思考,这将无法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如果学生可以掌握提问的想法,就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可以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规律,显著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问题属于数学的心脏,属于学生思维的起点。小学数学教育是思维活动的教学,精华是学生的思维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的意识,他们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然后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可以让学生积极处理问题。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措施
(一)创设和谐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
        专家分析认为,学生不愿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以及自身的表达受到很大的限制,有些甚至会受到批评,所以,因为他们害怕造成麻烦,会提出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因此,要想让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必须创设一个和谐的民主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出于这个原因,教师应该努力与学生进行沟通,打破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尊重学生。在彼此的互动中,不仅要在语言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口头表扬,更需要用微笑、点头、眼神肯定他们,让学生在心理安全和精神上都得一定的鼓励,让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捕捉“问”的机会。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好奇心很强,这是问题意识的表现。作为一名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应该积极看到,认真听取和感受学生思维,积极鼓励学生质疑,允许出错,允许更正,允许保留意见,对一些学生提出的意想不到的意见应该充分采用并充分肯定它。
(二)留给提问的时空,让学生有机会问
        学生们不能在课堂上提到问题,往往是因为还没想到或者没有完全想明白一个问题,但此时老师就直接说出来了,一些老师经常说“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几秒钟,看到没有学生举手,就立即按照自己的教学进度进行下一阶段的教学了剥夺了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长期以来,学生将失去他们的兴趣和信心。可以看出学生不会提出问题,但教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毫无参与感,失去提出问题的机会。

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中,我们在空间和时间上设计问题意识的氛围,并在实施过程中创造初始问题来链接下一个问题,特别是在解决一个问题后,教师一定不要急着解决另一个问题,而要留给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反思和进一步质疑的时间和机会。如果在介绍课题后,教师可以提出:“在学完该课题后,你们收获了哪些知识?”在学生们思考后,他们就会争着提出问题,在解决该问题之后,老师还可以问:“你们还有别的疑问吗?”让学生继续提出问题。
(三)教给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善问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除了让学生敢问、想问、有机会问,还要让学生善问。学生的所有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提问也是如此,所以教师应该做示范,并注意“言语”的问题。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学生的生活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有意识地要求学生进行示范,鼓励学生如何发出问题,并向学生展示发现过程,为未来的学生,独立的问题奠定了基础。例如,当在进行“百分数的意义”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问学生:“为什么人们喜欢使用百分比?”你们能向老师提出有关百分比问题的问题吗?学生迅速提出:使用百分比?什么是百分比?是百分比和分数?这是基于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其次,让学生知道在哪里提出问题,逐步教导了解学习中的问题。如果在知识的“增长点”中找到了问题,就可以找到和呈现从旧知识到新知识实现迁移过程的问题;在知识的“组合点”中找到问题,即在新的和旧知识中找到并提出自己的内在联系上和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问题;第三,学生对刚开始的问题并不是十分理解,有时只言片语,有时提出的问题过于幼稚。这时,老师可以在一定成都上给予指导帮助,严格要求,勤奋训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学会表达他们的疑惑,然后提出问题,也让学生清楚地问问题必须努力思考、创造、认真观察,并善于比较。
(三)加强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在小学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时,培养教学的必要性必须清楚,试图选择一个生活化问题,这可以让学生共鸣,培养学生的意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例如,当学习“圆柱形和锥形”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生活中你们看到了哪些是圆柱体和圆锥体?看看哪个学生回答的最全面。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找到圆柱和锥体的原始形状,还要采取主动性,如:圆柱圆锥是如何构成的,它们的是面积和体积公式是多少?使用这些公式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通过教师的问题,学生将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索过程,可以独立识别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创造一个宽松和自由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能够积极地思考,大胆地说,勇敢地提出问题,这都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可以促进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的发展,长此以往,会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蒋丽美.积累各项活动经验培养小学数学问题意识[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11):63-64.
[2]莫正秋.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