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有效性提升探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姬忠红
[导读]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姬忠红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磁窑镇实验小学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应用课堂练习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有所巩固,确保学习的效果。相对其他内容,课堂练习中需要学生有着更为主动地参与。同时,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需要应用的练习内容也要有所区别。另外,在练习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的思维与解题的思路,促进其综合知识应用实践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有效性研究
        引言: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课堂教学阶段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直面学生,对知识进行讲解,与此同时观察到学生的学习反馈状况。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需要学生的学习自主参与,自主参与中存在问题的可能性更高。为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到参与中存在的问题,选择适当的教学引导模式提升课堂练习教学的有效性。
        一、提升学生在课堂练习教学中的参与程度
        课堂练习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在学习了相应的知识点后,要求学生进行对应的课堂练习,这种练习题目的考察通常较为直接,难度有限,学生可以在短时间中解答完成。其二,在完成了课程的综合学习之后,应用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性的练习,这一练习的题目考察范围较广,不仅包括新学习的知识点,也有从前所学的内容,难度高[1]。
        教师需要根据课堂练习的内容与难度,选择正确的教学引导形式,确保学生的参与。首先,应对难度有限的题目,直接进行题目的解答即可。在课堂中划分出一段较短的时间,要求学生自主答题,并且了解学生的答题结果。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的解答题目,教师进行简单的讲解即可。其次,对于难度较高的课堂练习题目,需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学生要完成对题目的独立思考,题目解答以及题目的验证。这一过程需要的时间较长,可能会出现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为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应用课下练习的形式,自行对于题目进行解答。根据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阶段进行验证探讨、教师讲解即可。例如,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对于自己的解答思路、过程与答案进行叙述,由小组成员进行评价与指正。综合性练习题的解答通常有多种方式,教师在题目讲解中需要选择至少两种的方式,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
        二、进行分层课堂练习教学
        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会逐渐拉开差距,在中年级这一差距的呈现是较为明显的。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应用分层教学的模式,适应于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
        首先,需要对学生的类型进行划分。

可以综合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教学的状况进行分层,在学生水平分级差异明显的情况下,分为A、B两个层级即可;在学生水平差异存在更多区分的情况下,可以分为A、B、C三层[2]。
        其次,是选择练习的题目。例如,可以应用统一的应用题基本内容,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应用这种方式,学生的能力将会与题目的难度相适应,确保学生课堂参与的充分性。在题目的探讨与解答阶段,水平较高的学生对基本题目条件的分析,也可以启发学习水平有限的学生。通过应用统一题目的方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仍旧可以自由的展开。另外,在学生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题目要求学生解答。为了便利问题的探讨,教师需要将同一层次的学生划分在一个小组中。
        三、重视课堂练习中数学思维方法培养与学习总结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具有综合性,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综合数学思维培养,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首先,在讲解题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所应用的数学方法进行介绍。例如,在解答几何题目的过程中,数形结合的方法应用极为重要。通过方法的强调,学生将会逐渐地掌握这一解题的思维,形成深刻的印象。
        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整理不同类型题目的解答方式。例如,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对题目的解答方式进行分析,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解答思路总结思维导图,作为作业提交。相对其他学习阶段的学生,小学学生的思维抽象能力是有限。在练习内容完全一致,设问情境以及数据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学生就有可能会出现理解、解答的误差。为此,总结题目的解答过程,有助于学生了解解题的内在逻辑,应用同一种方式解决不同的数学问题,促进练习教学效率的提升[3]。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练习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同时,可以借助于翻转课堂、分层教学以及思维导图总结等,不同的教学引导形式,引导学生体验数学题目解答的全过程,形成数学思维,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灵活的学生课堂练习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潘小斌.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有效性提升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31):145-147.
        [2]郭小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09):147-148.
        [3]董斐.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3):184-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