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梅
甘肃省民勤县北街小学 733399
内容摘要:众所周知,数学交流能力在数学学习中至关重要。交流是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重要“抓手”,解决数学问题的有力“武器,亦是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老师应该营造良好氛围,提供交流平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交流的意识;创新方法指导,提高交流能力。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学得轻松愉悦,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关键词:小学数学;交流能力;交流方法;交流平台
有人说:“交流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精髓,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催化剂’。”[1]传统数学课堂教学,老师挥动教鞭“一统天下”,生怕影响了课堂纪律而不敢放手交流。即使部分教师注重互相交流,那也是形式单一、流于形式,缺乏科学的指导,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课堂的活力。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交流依旧是课堂的“主角”,它激发了师生的创造力,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得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新村”的惊喜。因此,唯有学会交流、敢于交流,才能洞开数学视域,展现个性思维,才能大胆质疑、敢于创新,才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让课堂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精彩。
一、营造良好氛围,提供交流平台
自信是培养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前提,可现实课堂中很多学生却不愿交流。究其原因,无非是传统的数学课堂上,老师过于谨小慎微,过于严肃古板,轻则言语批评,重则戒尺惩戒,使学生产生惧怕心理。也有部分学生怕被同学嘲笑而“有失颜面”而不敢交流。因此,老师唯有改变自己,学会做学生忠实的“听众”,为学生创设平等、和谐的氛围,才能在学生心中播下自信之花,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使其畅所欲言。
以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这一章节内容为例说明。老师让学生自主思考、猜测,在交流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了第一个算式的计算过程,从而引出了竖式的计算结果。当学生得出十位相加满十,要想百位进一时,老师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交流。在交流中进一步领悟到万以内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交流中得出结论。
试验证明,三年级学生虽小,但只要老师耐心静待,多给予学生鼓励,少严厉训斥。这样,即使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孩子,在老师赞美下、鼓励下,也一定会绽放出自信的花朵。他们的思维会更加活跃,他们的交流会更加生动。当然,老师在改变自己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在交流中互相汲取“营养”。唯有营造良好的氛围,提供交流的平台,学生才能更加自信,数学学习才能更加高效。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交流的意识
小学数学课,除了营造良好的氛围,数学交流意识的激发亦不可或缺。创设合理而多样的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使得课堂灵动而活泼。老师要善于“放手”,把问题交给学生自己解决,让学生学会质疑,利用交流这把“钥匙”,打开学习中的问题之“锁”,让数学课堂洋溢出生命智慧的气息。
例如,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创设32×2的估算情景,然后设置矛盾冲突,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当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在交流中获取知识,最后适时的引导,总结,使学生获得计算方法。这样的课堂效果不言而喻,定是高效的。
可见,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当好“导演”,还要当好“教练”,创设趣味、开放、生动的问题情景,巧妙的诱发学生“入境”,避免千篇一律的齐声回答。或许,老师一句巧妙的引入能引出一连串的奇思妙想,或许,老师一句不经意的点拨,能激起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课堂由此会奏出一曲和谐而欢快的交响乐。创新方法指导,提高交流能力
三、创新方法指导,培养交流习惯
当下,虽然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但是提到交流能力却不容乐观。有的学生只能“意会”(会做题、成绩高)不会“言传”(不会分析、不会交流),这样,即使学生“胸有成竹”,却不会和同伴交流、分享,也会影响他的成长和进步。
例如:在教学《万以内数加法》时,老师先示范说一说35+34的口算方法,学生模仿着老师的方法说出39+44的计算方法,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老师再加以指导,尽量做到语言简练,有条理,学生在交流说出第二种口算方法,进而得出笔算法则。
毋庸置疑,在方法指导上,除了老师的示范和引领,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还要学会倾听。倾听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效交流的“法宝”,如果不会倾听,就会影响信息的获取,交流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当然老师在鼓励学生大胆交流时,还要注意适时的点拨和启发让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希望。
总之,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搭建交流的平台,需要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来点燃学生交流之“火花”,更需要学生丰富的数学知识做基础。当然,亦需要老师的方法引领做“航标”,这样,才能让数学交流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才能在课堂上张扬个性,在提高学生交流能力的同时,让数学课堂绽放出无限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雷伟明.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学研究,2018,(2):28.
[2]刘明.精彩,源自于学生的自主和交流[J].文理导航,20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