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松
辽宁省抚顺市第五十中学 113008
摘要: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和生理还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对提出问题还缺乏一定的主观意识,有的学生会因为害怕被质疑而不敢提出疑问,或不会提问也不敢提问,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的提问能力得不到培养。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打开数学知识的大门还需要一把充满门号的钥匙,而教师作为引导者,应该积极地探索并设计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产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数学。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问能力的培养措施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提问能力;培养措施
引言
陶行知先生认为:““万千发明的起点是一问。”的确,提出问题是拉开探索帷幕的首要因素,也是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正如爱因斯坦所言:“解决问题只是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而提出问题却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体现。”在新课标引领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必然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目标之一。
一、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提问能力出现的问题
一方面,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教师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时,还会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单纯地为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这种方式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其已经没有办法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了,也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产生了阻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没有完善的激励制度和教学评价,很多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提问以后,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探究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受到打击,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问能力的培养措施
(一)营造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
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知识讲解或是日常交流中,教师应尽量露出真诚和蔼的微笑,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从学生实际的兴趣爱好出发,多照顾注意学生的个性心理,和他们成为亲朋密友,而不只是高高在上的数学老师。但这不意味着不对学生表现出的错误行为做出批评纠正,教师要发自内心的想要去帮助学生,不得有意无意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良好轻松的师生关系需要用心去营造培养。初中生处于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超过形象思维能力的中级思维发展阶段,因而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只要教师加以正确引导,就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在学习中力争上游。这时候就要求教师更加去主动细心地营造出平等交流的轻松氛围。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培养主动提问能力
高效的教学方式必须高度契合初中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需求,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将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激发兴趣、培养质疑能力和引导学生进行提问是一个体系化的过程。如,在初中课堂数学的导入环节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对故事感兴趣的特征进行导入的精心设计,具体的故事情境可以是“李白沽酒”:诗人李白拿着酒壶在街上行走,遇到卖酒的店就增加酒壶里一倍的数量,看到一朵花就喝下一斗酒,如此循环,看到三次酒店和花,结果酒壶里的酒喝光了,求原来酒壶里有多少酒。新奇的故事情境,自然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提问积极性,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踊跃发言,关于“加一倍”“喝掉一斗”的计算方法进行思考,也就实实在在地培养了主动提问的能力。这个问题可以结合函数思想来计算,设原有酒为x斗,那么这三次的过程就是[(x×2-1)×2-1]×2-1=0,解得x=0.875。也有学生会提问:可不可以反着去计算呢?答案当然是可以,那么就把“加一倍”“喝掉一斗”顺序调转即可。
(三)活动探究鼓励提问
新课标明确指出探究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教学内容设定各种活动,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与主动探索。鼓励学生在活动探究过程中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探索,才能激发大脑潜能充分思考,最大限度地发挥活动的作用.当然,教师在预设活动时应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最近发展区,只有在学生容易接受的基础上,才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四)合理运用游戏教育,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游戏最大的优势就是把数学内容融入教育环节中,使得初中学生在寓教于乐的学习过程中吸收和消化数学知识,优化了数学课堂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如,在初中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设置几道简单的随堂练习题,如例题“-5+3、6+(-4)、-7+8”。针对题目,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正确计算,但是对于题目的理解可能还是不足。我们可以根据游戏教学思想,将题目联系生活实践,把计算看作一个同学移动的步数,正数当作一个同学向前走过的步数,负数表示后退的步数,那么“-5+3”就表示往后退了5步之后再前进3步,那么距离开始的位置就是“后退了2步”,表示出来就是-2。通过教学做合一,学生加深了对于有理数的认识。
(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就必须要先让学生们掌握一定的数学提问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们在后续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主动地提出数学问题。在教学的课堂上,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首先为学生们树立起良好的教学榜样,先向学生们提出基本的数学问题,然后让学生们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模仿,进而不断地提高数学问题提问的质量。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自己言传身教的作用,鼓励学生们积极地向自己提出问题。之后,初中数学教师再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规范。在提问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先让学生们自己查阅资料,如果查阅资料之后仍然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途径,再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向教师提出的问题质量会更高。初中数学教师对于学生们提出的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可以进行适当性的追问,激发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潜能。
(六)小组教学调动提问积极性
小组教学法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教学形式,小组教学的应用是为了有效帮助学生对学习问题进行讨论和探析,当每个学生的观点不一致时就会出现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讨论中提出问题,有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要合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分成的每个小组都能形成讨论气氛,每个小组都有知识储备较强的学生,从而使得学生在整个小组都能发挥自身的特长,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共同进步。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途径有多方面,这里只简述了一部分我个人的想法。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答疑能力,不仅仅只是传授给学生方法,还要注重学生在主动提问观念上的灌输引导,使学生找到提问时的乐趣,享受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全过程。从思维的新高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对新课改的深刻认识和体会。
参考文献
[1]韩世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路径分析[J].家长,2020(36):176+178.
[2]孙寿春.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途径探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5):37-38.
[3]马咏梅.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J].新课程,2020(49):211.
[4]张世英.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现状及措施[J].新课程,2020(49):90.
[5]孙建永.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20(49):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