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葱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新圩学校 邮政编码361111
摘要:在小学课程中,数学历来是教育的重点课程,这门学科对于逻辑思维有着较高的要求。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年龄、思维、阅历、脑力发展等方面的局限性,他们对于一些数理知识的理解与学习存在一定困难。随着教育的发展,微课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它作为一种教学新型模式,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率与质量。但是,它在与传统教学结合的过程中也随之出现了一系列教学问题。本文就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问题;对策
微课的教学形式主要是以“微视频”作为承载教学内容的载体媒介,通过线上的视频学习,让学生们实现在线学习。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既能够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又能够为当前固化的教学模式增添新的活力,同时也是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小学生们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关键性作用。
1.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我们亟需寻求有关解决对策,这些问题主要归类为以下几种:一是不同教学理念之间的碰撞。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陈旧的教学理念,教师们在运用微课进行教学的时候仍旧采用传统思维模式,受限于应试教育等方面思想,教师没有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上去调动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而是采用灌输式教育模式,导致教学成效不明显;二是教师在进行视频制作过程中存在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内容设计不科学,导致知识点缺失、片面、零散、不规律,没有充分挖掘微课的核心价值,导致学生出现知识点混乱等现象;三是教师视频软件制作技术水平有限,且教师之间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不均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微课教学模式的发展,由此造成了微课视频呈现出来的效果不理想,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微课学习。
2. 解决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转变传统理念,以学生为主体
在小学数学微课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当前素质教育发展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切入点来代替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以此增强数学微课的黏性。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的自主意识较强,相较于传统的单一教师主导教学模式,微课更加符合他们的学习发展诉求,更有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的,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真正对小学数学产生学习兴趣,以此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因此,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思维,为学生构建一个多元化、灵活生动、自主性高的微课环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为了检验每一节微课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通过线上的课后考核测试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存在的问题。
在课后评价测试题库中,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将学生划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并以此设计出不同难易程度的数学测试题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在学生们完成题目测试后由系统或其他同学进行打分,在时间充裕的前提下,教师可随机抽取学生的试卷进行线上评分(注意保障试卷学生的隐私,如屏蔽该考卷学生的名字)。通过在线点评的形式,使得微课课程更加生动有趣,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也能够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
2.2明确教学重点,精选微课内容
为了实现精准教学,提升数学微课的效率与质量,数学教师需要明确教学重点,精选微课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的了解足够透彻,对于教材中所有内容有一个宏观系统的认知,尽量选择基础性、可延展性兼具的教学内容,使之能够适用于所有学生,让学生们在微课学习中都能够学有所得,实现不同程度上的进步。例如,在“加减乘除”运算教学中,教师需要总结出学生平时易错的地方,如符号的辨认,漏算少算、进位出错等,将重难点条理清晰地一一呈现在微课中,再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细化与精讲,并进行适当延伸与拓展,教学成效将得到显著提升。在细化与精讲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接近学生生活的应用题,如“一棵树上有12个苹果,昨天摘了3个,今天又摘了2个,最后树上还剩几个苹果?”通过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具体问题,在微课视频中以直观形象的动画图像向学生展示其中的运算规则方法,简单扼要又生动形象,有利于帮助学生捋顺思路,同时再进行以此类推,举一反三,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学生自学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大有裨益。在微课之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线答疑、微信群等形式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消化所学知识,提升微课教学成效。
2.3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整体水平
小学数学教师队伍建设也是上好微课的关键一环,教师们是教学中的重要力量,只有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教学水平与能力素质,才能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与提供良好的保障。一是可以发挥优秀教师模范作用,学习与借鉴在微课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成效的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内容,再根据自身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与改良,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将此方法与内容进行量化生产,从而有效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与效率,二是总结与反思,教师们定期交流与沟通,将微课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享,共同寻求解决方法,以此促进专业能力与水平的提升。例如,为了使微课视频更加生动有趣,有部分教师在利用flash制作微课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操作难题,通过教师之间定期的沟通交流会,教师们分享各自使用的软件、“平民技术”等等,各种思想交流碰撞,既能够激发创作热情,还能够提升了微课制作水平与效率。
结束语
时至今日,在小学数学中应用微课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教育发展趋势,以微课为载体,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但随着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的实践与发展,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现实问题,由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师队伍等方面的因素导致的这一系列教学问题,亟需教师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树立新的与素质教育相符合的教学新方针,并且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不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加以验证,为数学微课增添新时代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姜海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2016:1.
[2]郝江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