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维
岳麓区郝家坪小学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6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认识事物、学习知识、培养品性的重要时期,该时期的课程学习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与成长有着重要影响。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性科目,数学课程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形成理性逻辑思维,为更高难度的知识学习打好基础。当然在数学知识的学习环节不可避免会出错,如若有效利用这些错误资源,则能引导学生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获得更好成长。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有效利用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误资源;有效利用
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各学科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包括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等。小学数学课程相对复杂抽象,对学生的学习而言难度稍大,加上在以往的教学中多是由教师主讲,学生缺乏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机会,并且教师基本都是利用“正确资源”,甚少关注“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更遑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目前如何有效利用错误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有效利用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有效利用错误资源,对其作用或意义加以明确,才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应用,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具体而言,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利用错误资源展开教学,其意义表现为:一方面,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针对错误资源在数学课堂上的有效利用,实质上就是让学生针对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数学思维,获得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反思能力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从小开始进行学习反思,有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知识体验,提高知识学习能力[1]。另一方面,激发学生思考课程知识的兴趣。针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教师通过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数学知识。由于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学生在实际学习环节难以理解或感悟所学知识,加上在平时学习中习惯于依赖教师的讲述,导致课堂教学相对枯燥无法,而错误资源的利用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相应的课程知识。
二、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有效利用教学的措施
(一)正确认识错误
错误的出现无法避免,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资源也并非完全有害,对这些错误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正确认识且有效利用错误资源,在面对与分析错误时做到及时改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换言之,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和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让学生通过正确的认知来深刻理解所学知识,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尊重与和蔼,进而更加信赖教师,提高课堂参与度。以“四则运算”为例,很多学生习惯于运算只有乘除或加减的算式,针对同时出现的四种运算,容易在计算环节出现各种错误,如:遇到含有括号的算式,不能正确计算括号内外的运算关系;不遵守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法则等等。对于这些情况,教师必须要有充足的耐心,意识到学生刚刚接触这些相对复杂的运算,在计算中出错在所难免,进而耐心引导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逐步纠正错误,对四则运算加以熟练掌握。
(二)注重质疑引导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已经出现的错误,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时机,趁势发问:为什么会错呢?错在哪里?鼓励学生用怀疑的态度进行自审,促使学生在错误中找到解答问题的正确方法,实现疑问教学的目的。俗话说:学贵有疑。
疑问是探索和创新的前提条件,因此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善于反推,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强化学生的主观意识[2]。以“角的初步认识”为例,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认为“角”越大、边长越长,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认知只停留于教材上的内容,这时教师应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或者是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帮助学生感受边长与角大小之间的关系,进而正确理解所学知识。又如:学习“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基本的轴对称图形,如书本、足球、蝴蝶、松树等,让学生初步了解轴对称图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展示足球等圆的图形时,学生能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准确说出“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的结论,但有些学生则会受已学知识的影响而得出错误结论,如:圆共有两条对称轴。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错就错,鼓励学生亲手进行圆形的制作,在圆形上绘制自己所认为的对称轴,这样有利于学生直观了解自己的错误,在错误中产生疑问、在疑问中予以思考,更加深刻理解轴对称图形。
(三)加强互助学习
很多教师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时,习惯于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错误进行集中讲解,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问,以此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这样的方式虽然相对合理,能帮助学生认识错误,但会对学生的反思与分析能力造成一定阻碍,影响学生自我判断、自我调整等能力的发展。对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善用互动学习的方式来利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发挥自我协调与同伴互补的作用,促使学生准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在互助学习的环境中研究学习自己出现的错误,通过交流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更好地了解错误症结,提高学习效率。以“商不变的性质”为例,讲述公式“75÷14”时,部分学生认为同时扩大被除数和除数(100倍),商不变且余数依旧是“5”,教师针对学生得出的这种结论不要急于评判,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并追问学生:大家是如何发现这个错误的呢?利用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协作,寻找和发现该错误的判断方法,如:7500÷1400=5…500;1400×5+5≠7500,因而余数为“5”的结论错误。通过这样的互助学习,有利于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利用集体的智慧来纠正错误,有效发挥出学生的智力潜能。
(四)培养反思习惯
作为数学知识学习的关键环节,反思属于高级的思维方式,能帮助学生主动发现和纠正问题与错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知识掌握程度,所以巧借错误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极为重要。通常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找出错误,对错误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以便学生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3]。比如: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后,巧妙布置相关习题,针对学生的解答来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反思,即:该题的解答思路是否是这样;解题的步骤和结果是否有错;错在何处;为何出错;怎样避免类似错误的出现等。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能够全面认识题目,对解题误区有所了解,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错误或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正确看待学生出现的错误或问题,将错误巧妙转化为有效资源,采取科学的措施来利用错误资源,如注重质疑引导、加强互助学习、培养反思习惯等,从而帮助学生及时发现与纠正自己的错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田吉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探究[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0,(6):81-82.
[2]黄荟莹.谈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4):254.
[3]赵红霞.浅谈课堂因“融错”而精彩 ——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21):6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