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德育渗透分析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李阳
[导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将德育渗透至小学美术教育以促成学生全面发展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李阳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落坡镇雷家小学   251804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将德育渗透至小学美术教育以促成学生全面发展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网络环境中小学美术教育朝着现代化发展,为德育教育与美术教育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创造了新机会。本文在探讨网络环境优势的基础上从针对性、渗透效率与教学评价入手对小学美术教育中德育的渗透展开分析,旨在促成德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渗透,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及德育水平,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德育;网络环境
        将德育渗透至小学美术教育,一方面可以丰富美术教育的内容及内涵,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道德品质提升。传统教育模式下要将德育渗透至小学美术教育需要面临多重问题,比如渗透程度的深浅起起伏伏难以控制,渗透途径较为单一等等,对小学美术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德育教育的实施都十分不利。网络环境下,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使小学教学不断革新。在把德育教育渗透至美术教育时,教师应当抓住该革新契机,利用网络来促进德育与美术教育的融合。基于此,下面对“网络环境下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德育渗透”展开分析。
一、在将德育渗透至小学美术教育时网络环境具备的优势
        优势一,网络环境可促使教学走向开放。简言之,网络环境中小学美术教育不再局限于线下教学,还可以开展线上教学,在线上教学时教师同样可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优势二,网络环境可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声。网络环境中,学生在发言时不必直面教师、直面班级上的其他学生,大大降低了学生在发言时的心理压力,因此在网络环境中学生更容易表达出自己对美术、对德育的看法。优势三,网络环境可加强角色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及德育教育时,可借助网络与学生一对一进行交流,也可与多位学生同时进行交流,另外,学生之间也可进行一对一或多对多交流。充分的交流与互动可促进小学美术教育水平提升,也可使德育教育更加深入的渗透至小学美术教育。优势四,网络环境可促使教学更加形象具体。通过发挥网络优势,教师可以将各种形式的信息揉入教学过程,比如在三年级人教版《星空的联想》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宇宙的声音”、“银河的图片”、“科幻视频”等等,使教学更加形象具体,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达成德育目标。除上述优势外,将德育渗透至小学美术教育时,背靠网络环境还可进一步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完成一些无法在线下完成的德育活动。
二、网络环境下将德育渗透至小学美术教育时可以采取的策略
(一)借助网络使德育更具针对性
        网络环境中教师可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深入挖掘小学美术教材内涵,既可以提升小学美术教育的整体水平,也可以使德育教育更具针对性。在利用网络环境深挖教材内涵时需要注意,教师要先明确小学美术教学目标,然后围绕具体目标与教材内容来挖掘内涵。

小学美术教学目标包括: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绘画知识、让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兴趣得到培养、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培养、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激发等等。在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基于教材内容开始深挖教材内涵。具体例子如下:在人教版三年级《魔幻的颜色》一课中,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为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让学生初步认识色彩,唤醒学生的创作欲,使学生学会运用造型因素来进行表达。在明确上述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联系教材内容比如联系课文中霍夫曼色彩鲜明的油画,发挥网络优势对油画中的色彩进行进一步解读,让学生深入了解三原色以及各种色彩搭配,让学生以画为“原点”发散思维,去感受画中的情感,理解画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而让学生学会“做人”。
(二)借助网络提高德育渗透效率
        网络是提高德育渗透效率的工具,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大量的德育素材,并将搜集到的素材融入小学美术课堂,进而促成德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渗透,同时使美术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内涵更加深刻。比如教师在制作小学美术微课视频时,可以将网上收集到的德育素材融入其中,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既可以快速完成知识汲取。具体例子如下:在小学三年级人教版《美丽的花》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收集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德育素材,然后将搜集到的素材融入微课视频当中,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只有在优美的环境中,花儿才可以绽放出最美的姿态。除了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德育素材提高德育渗透效率外,通过网络使德育从抽象走向具象、直观,同样可以提高的德育渗透效率。同样以《美丽的花》一课为例,为了深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图片,领略各种花朵的风姿,比如喜马拉雅山脉是我国的植物宝库,由于此处的环境未遭受多大的破坏,所以山脉间仍旧隐藏着各种各样的花儿,教师可以展示喜马拉雅山脉中的植物及其花朵,来丰富学生见闻,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山川之美,同时深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借助网络使教学评价更开放
        开展教学评价,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教学改进提供参考,对小学美术教学水平的提升较为有利而将德育内容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则更利于德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渗透。传统教学中,教学评价具有封闭性,一般只是教师针对教学过程与结果进行简略评价,难以为美术教育与德育的实施提供充分参考,而网络环境中的教学评价则可打破封闭,使评价变得开放、多元。比如,在学生完成绘画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绘画作品贴在网上,然后开通网上匿名投票渠道,让大家参与到投票当中选出自己心目中的优秀作品,不仅可以促使评价更加客观、全面,还可以激励学生创作,让学生认真对待绘画。
三、结束语
        在提倡学生全面发展的当下,背靠网络将德育教育渗透至小学美术教育可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培养,于学生长期发展有利。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可以更具针对性,其渗透效率也可获得提升,可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端正态度、树立理想。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充分发挥出网络环境的价值,来促成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贾桂娟.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德育渗透[J]. 黑河教育,2019(03):77-78.
[2]郭谦. 信息技术背景下美术教育与德育渗透探究[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09):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