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宣文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215100
摘要:发展性评价是指通过全面搜集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对评价者、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从中找到共同的发展目标,由此更新并改善教育教学模式,使得被评价者一直处于进步、发展状态之中的评价模式,从概念来看,发展性评价具有动态性、全面性、鼓舞性等多个特点,而且评价信息包括定量、定性两种,比较适合德育教育的发展体系。因此,小学教师要以发展性评价去分析德育教育的活动效益,判断学生是否可以真正接受了德育熏陶。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小学德育、发展性评价、实施策略
众所周知,我国已经进入“立德树人”这一新的教育教学发展阶段,德育教育也已经成为小学学校的立校之本,关系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且必须要做到实事求是、以生为本,否则很难让学生接受德育启迪。教学评价活动本身就贯穿于教学始终,对教学活动起着诊断、导向作用。为了进一步优化德育课程结构,教师也要以发展性评价去改善、优化德育评价模式,以便顺利打造出一个有利于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的德育教育环境。
一、基于发展性理念,采用“成长记录袋”方法
发展性评价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教学理念,是通过动态且科学合理的评价活动去引导学生形成坚定的自我发展意识,使其能动地参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那么,如何才能搜集全面的评价信息呢?对此,教师便可采用“成长记录袋”这一过程性评价手段,记录学生在德育方面的起点、变化,由此展现学生所接受的德育教育,以及学生本身的道德品质。据此,则可做出客观评价,有利于让学生形成自我发展意识。
比如本校非常看重学生服务与奉献精神的培养,会利用校园平台组织多元化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比如“校园小卫士志愿服务”、“捐书会”、“跳蚤市场拍卖会”等等。为了记录小学生在这些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我就专门培训了学生,让学生学习了“成长记录袋”的使用方法,使其自主保管个人“成长记录袋”,记录自己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所做的事情、承担的任务、参与志愿服务的感受与愿望等等。为了方便进行德育评价,我还让学生使用活页装订的方式去保管“成长记录袋”,即学生可以在活动结束之后装订几个活页,详细记录自己的志愿服务过程。据此,就可以真实地判断学生是否形成了服务意识,观察学生的服务精神。
二、基于发展性原则,整合多主体评价信息
我们要明白的一点是,每个人都是多面的,所以站在不同的视角,我们所观察到的结论是不同的。
这就意味着如果只依靠教师这一方评价者,那么所得出的德育评价信息很可能是片面的,而这也将直接影响评价信息的真实性与使用性。对此,发展性教学评价理念强调组织“多主体评价”,通过整合与德育教育有关系的教育力量、单位机构去搜集评价信息,以便做出客观判断。
与小学生相处最多的除了教师、同学之外,还有家长,而且家长通常能看到小学生最真实的一面。因此,在进行德育评价时,我会尽量与家长沟通合作,让家长及时反馈教育信息。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使其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帮助家长分担养家的重责,我就组织了一轮“我爱我家”的德育教育活动,让学生设计家庭责任分担计划,并且要求学生按照计划参加家庭生活。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我就随时与家长保持沟通状态,向家长询问具体的评价信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反馈:在活动初期,学生因为责任感、好奇心会主动做家务,但是后来却会找各种理由偷懒,宁愿玩游戏、看电视也不愿意做家务。这就说明本轮德育教育活动效益低下,并没有真正改变学生的生活态度。于是,我就再次组织了一轮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岗位上体验不同角色,使其进一步感受家长的辛苦付出,再次唤起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回馈父母。
三、基于发展性目标,采用赏识为先的做法
实施发展性德育评价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始终能动有序地主动接受德育教育熏陶,使其坚定德育发展信念,使其严格要求自己、管理自我,由此改善德育教育效益,为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做准备。对此,教师便要坚持赏识为主的评价原则,以赏识性的语言去鼓舞学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意识,让学生长期坚守道德行为规范。
我们要明白的一点是,小学生的成长势必是循环反复的,任何因素都有可能动摇学生的成长决心,且养成好习惯本身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德育评价中,我会尽量赏识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比如,我们班有一些学生在接受团队教育时,总是会与同伴发生冲突,不少学生还会赌气地拒绝与同伴交流。对此,我就会耐心安抚学生,让犯错的学生主动认错,并鼓励学生知错认错、敢于承担的态度。同时,我还会表扬一些在团队合作中勇于承担责任、自觉牺牲的学生,将其树立成德育榜样,由此激励学生,让学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总而言之,构建发展性德育评价模式非常重要,教师也要始终做到实事求是、以生为本,既要从学生的日常道德行为表现入手去整理评价信息,也要构建教育合力,通过赏识性的评价语言去唤起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让学生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李大超,樊瑞平,廖育源.完善“日新成长”评价体系,助推“日新德育”科学发展[J].教师,2018(22):15-16.
[2]陆生宁,徐大群.德育评价与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以南京市芳草园小学阳光儿童卡为例[J].江苏教育,2018(3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