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中德育教育的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仝佳珂
[导读]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升。
        仝佳珂
        河南省襄城县实验高级中学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升。现如今,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核心要求,是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过渡时期,更是确立三观、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阶段。为此,本文以高中德育教育为研究对象,从管理层角度对推进学生品德教育发展进行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新时代;高中教育;德育教育;创新分析
        在所有的教育阶段,思想道德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内容。教师不但肩负着帮助学生积累丰富文化知识的任务,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树立学生正确三观的重责。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关乎着民族未来的发展命运和社会安定,其重要不言而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立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将教育工作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认真完成相应的德育教育工作,抓住日常中的每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确保学生能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和正确的三观。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
        德育教育的实施必须立足于德育标准,然而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道德标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好地区的差异。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若想确保道德教育的长久发展,同时满足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德育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将时代特征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以此确保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学校在制定相应的德育教育培养计划时,可以根据我国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精华摘取,同时结合现代科学的思维观念,对学生进行爱国意识的培养。
举例说明,为了维护我国主权,纵观我国发展历史,有许多优秀的革命战士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将自己一腔热血奉献给了祖国。对此,教师可以根据相关内容展开主题班会,在引导学生建立爱国主义思想的同时,将正确的政治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德育教育发展,学校可以专门设置有关德育教育的课程。然而,高中学生正处于学习的紧张阶段,他们面临着高考的重压,几乎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备考上。权衡之下,学校可以将课程转变为专题会议,让学生在会议上实现对德育教育内容的沟通和交流,在品读优秀人物的事迹时,实现对自身基本素质的提升。


二、利用现代化手段丰富德育教育的形式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新的改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许多旧的道德观念已经被时代抛弃,甚至还遭受到了现代的道德规范的非议。有许多流传在民间的经典故事,都有一定的取悦传统美德的倾向,无畏的牺牲精神成为整个故事的重心,这让很多当代的青年人无法产生认同感,对其产生抵触心理。除此之外,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拉近了东西方距离,通过影视剧、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西方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与我国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发生了碰撞,许多青年人开始建立如漫威电影中的英雄主义一样的自我崇拜意识,以此摒弃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高中生正是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三观,我们同样应借助相应的渠道为学生树立榜样。
三、对教学的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利用,实施德育渗透计划
 我国目前应用在教育事业中的每本教材都有我国专家委员会的相应专家进行处理,其教材本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因此,在学生现有的教材当中,包含了许多与德育教育有关的内容。教师需要做到的是主动找寻到这些内容,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价值,最终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当中。
四、加强家校互通,鼓励多方教育的融合
        与学科性的教育不同,德育教育效果无法通过定量的平衡标准进行衡量,教师也无法强硬的要求学生的学习进度。因此,学校要想获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成果,就要联合学生家长,实现学校和家庭的双重辅助教学。学校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教育家长,以此来简化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矛盾。举例说明,大多数家长都认为互联网对学生有害无力,不倡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为此,学校可以积极利用互联网实现对学生假期作业的布置,以此来转变家长的固话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好习惯。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家长反馈,若在教育过程中遇到阻碍,我们也可以从家长的角度下手,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寻找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的方法。
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而这也使得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大企业不再只需要技能型人才,更需要道德与能力兼顾的综合性人才。在这样的特殊时代,教师更应该加强德育教育实施,确保学生能够在学生时代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此为学生未来社会生活奠基,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铺平道路。新时代的到来同样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出新要求,我国教师不但要在这一时期实现自身教学理念的更新,还要结合时代发展特征,更新教学模式,以此确保德育教育效果,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养成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高远.新时代背景下高中德育教育的创新研究[J].才智,2018(26):124.
[2]郑锦雄.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德育教育的创新研究[J].学苑教育,2018(14):13+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