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王玉红
[导读] 伴随我国教育领域的持续发展,音乐学科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王玉红
        长春市第一外国语中学 吉林长春130031                        
        摘要:伴随我国教育领域的持续发展,音乐学科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经过系列研讨,流行音乐与中学音乐教学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借此,本文围绕中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展开叙述,期望相关人员对此理念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教学策略;中学音乐;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符合当代中学生的审美需求,因其内容通俗易懂、曲意鲜明广受国人推崇。所以将流行音乐应用到中学音乐教学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教学现状,可将音乐教学推向更高效、更有效的层次上。合理应用流行音乐,可增进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有益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重要性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有诸多益处,具体分为如下三点:
(一)满足学生审美需求
相比于音乐书本中的乐曲内容,流行音乐更易于初中学生接受和学习。流行音乐具有当代音乐的艺术特色,符合中学生的审美需求,流行音乐的歌词和曲调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传统音乐教学的乐曲大多已经沿用多年,这些乐曲很难调动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引入流行音乐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将流行音乐应用到中学音乐教学可实现音乐教学的改革,增加音乐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身心得到满足。
(二)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以往的音乐教学通常是讲授乐理知识,并让学生们欣赏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由于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并不适合学生理解学习,导致音乐这门艺术课向理论灌输学习的方向发展。将流行音乐引入到中学音乐教学可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并让学生在欣赏的氛围中掌握音乐知识。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中学音乐课本大多是经典的民谣歌曲和影响力较大的歌曲,不可否认,音乐课本中的乐曲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适合中学生学习。音乐课本中的歌曲相对中学生来讲过于老套,外加教师过于死板的教法,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将流行音乐应用到中学音乐教学可以完全避免这一问题,流行音乐与中学生之间有很多共性,流行音乐可让学生放下抵触心理,由内而外的学习音乐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转择点,也是学生形成各项能力的关键时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助于提升学生品味及审美,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中学音乐教学现状
(一)流行音乐引入形式过于表面化
目前,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将流行音乐引入到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并采取了相应行动,但部分教师并未有效的掌握引入措施,导致流行音乐引入过于表面化,具体分为两方面:
首先,部分教师认为引入流行音乐元素就是对教学的创新,忽视了引用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目标,导致流行音乐引入缺乏目的性和有效性,即便调动了学生学习热情,也无法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其次,部分教师在引入流行音乐时忽视了改变教法的重要性,引入流行音乐后依旧采用传统的音乐教法,未能起到创新教学的效果,反而会加大学生学习落差,使得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二)少数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中学校园存在一部分资历较老的教师,这部分教师从初次接触课堂时就应用传统的音乐教法,他们接触的也是相对较老且经典的曲目,所以这些教师并不认同流行音乐的艺术价值,极少数教师甚至认为流行音乐是对传统音乐的亵渎。部分教师传统的音乐教学观念早已根深蒂固,他们陈旧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流行音乐创新教法的推行。
(三)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将流行音乐应用到中学音乐教学的初衷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在流行音乐引入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未给学生预留足够的发挥空间,灌输式教学理念未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三、中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有效措施
(一)合理且有效的应用流行音乐
为让流行音乐更好的服务于中学音乐教学,音乐教师应该重新审视应用方法,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及时转变教育思维。
所谓合理有效的应用流行音乐,就是发挥流行的效用,调动学生学习动力。首先,教师应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选用流行音乐素材,确保教学任务与音乐素材相匹配,同时也要保证流行音乐素材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选用《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其次,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应用流行音乐的目的是创新教法,而非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师可借助流行音乐营造合适的课堂氛围,让每位学生融入到特定氛围中。例如,教师可应用《生来倔强》这首歌曲,营造充满正能量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通过这首歌曲理解到先烈的艰难,并因此热爱当下生活。
(二)转变教学观念
流行音乐并非只局限于大众所熟知的爱情类曲目,它还包括爱国、励志等类型,部分思想较为陈旧的教师可应用一些内容较为保守的流行音乐,在即不违背这部分教师固有的原则下,又可以将流行音乐引入到课堂中。每位教师只有及时的转变教育观念,才可发挥流行应用的作用。
(三)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是各阶段教学都必须谨遵的原则之一。随着教改理念的持续深入,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方式逐渐向学生主导的形式转变,这意味着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想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音乐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促使师友关系的形成,可让学生放下戒备,积极向教师寻求帮助。
例如,在学习《龙的传人》这首流行音乐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播放几次歌曲,随后让学生讲述听后的感受,并让学生跟着视频哼唱,在听和唱的过程中,学生们逐步体会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结束语:
如上可知,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流行音乐是一种必然趋势,但如何应用还需音乐教师细细考量。作为中学音乐教师的一员,笔者熟知兴趣爱好的重要性,只有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让能让每位学生喜欢上音乐这门学科,才可逐步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邓海玲.引入流行音乐催化音乐魅力——浅议流行音乐的引入对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与研究[J].北方音乐,2019,039(023):115-116.
[2]孙凌.基于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探讨[J].信息周刊,2020,000(006):P.1-1.
[3]谢金华.浅谈流行音乐对初中音乐教育的影响及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013(01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