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史料的初中历史课堂探究性学习初探——以《洋务运动》为例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雷绍宇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历史课堂需要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历史的能力

        雷绍宇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实验中学  湖南邵阳   52322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历史课堂需要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历史的能力,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史料,这利于初中学生历史学科思维和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初中历史  史料  探究性学习  学科思维
        引言:俗话说得好“读史使人明智”,要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从史料出发,提高探究能力,塑造历史的思辨力和推理力。
        一、史料在初中历史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1.史料是学习历史的基础
        史料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历经时间的洗刷而遗留的痕迹。历史的一切研究成果要想严谨、准确,离不开对史料的深入研究和分析,通过史论结合,最大限度还原历史的原貌,了解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始末,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史料,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感受历史学科的乐趣。
        2.史料有助于学习主动性的提高
        史料带着时间的距离感和空间的神秘感,对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十分有帮助。通过研究史料,将十分利于学生的探究能力的提高。另外,教师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形成自己的认识,收获个人的思考,成长为一个具有判断力和思辨力的人才。
        二、探究性学习对初中历史学习的积极影响
        1.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探究性学习,主要指学生在历史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探究的过程也是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有利于减轻学生一贯以来学习历史需要大量死记硬背的负担。学生自主分析史料信息、发掘史料信息、解读史料信息的过程,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获得不同角度的历史认知。
        2.真正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探究式学习,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历史,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记住了书本知识,听懂了教师的课堂讲解,而应该通过自己的逻辑推理过程,形成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观点。
        三、以基于史料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洋务运动》
        1.教学设计及分析
        课前做好史料的搜集工作,为课堂探究式学习做好准备。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覆盖教学目标要求的全部知识,同时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课时的推进要符合由浅入深的原则,先掌握知识,再进行重难点突破。比如讲解“洋务运动的兴起缘由”,可以引用恭亲王奕?与桂良、文祥于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进呈《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通过分析材料,了解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标。
        2.有效组织引问题
        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是由教师发挥组织者的功能。教师精心设计探究式问题,保证学生探究式学习的一步步展开。比如:提出以下几个角度的问题,帮助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问题1: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出示相关史料,通过探究,得出:军事工业的建立;民用工业的发展;兴办新式海军;兴办新式学堂。引用材料:“国家不惜经费之浩繁,谴诸学徒出洋,孰料出洋之后不知自好,中国第一次出洋并无故家世族,巨商大贾之子弟,其应募而来者类多椎鲁之子,流品殊杂,此等人何足以与言西学,何足以与言水师兵法等事。----《申报》”,佐证清政府希望向西方学习的决心,从娃娃抓起开始学习)问题2:洋务运动最终结局如何?为何失败?(出示相关史料)问题3:如何评价洋务运动?(教师展示正反面不同角度的材料)(提示:开放式,不求唯一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3.组织学生交流互动
        第一步,小组内首先交流课前搜集的史料,保留具有史料价值的信息。近代新思想的倡导者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在该书的序中,清楚写道:“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据此,学生可以十分直观地明白洋务运动兴起的缘由。第二步:小组内开展分析,交流,形成最终意见,整理成本小组问题答案。

第三步:不同小组之间互动、交流,集思广益,对比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答。第四步:汇报成果,教师进行板书展示和归纳整理,对有分歧的地方进行讲解和分析。
        4.结合史料的探究学习
        教师展示两段材料:分别是有关“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的文字资料(材料出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节选)。
        第一段材料:
        材料一: 这种官办军事工业在技术和生产资料方面极大地依赖外国。创办这种军事企业的军阀官僚都靠外国人做他们的顾问,为他们到外国购买机器材料,雇用“洋匠”。
        材料二:这种官办军事企业的产品,因为不是商品,所以是不计算成本的。企业不管盈亏,……它的扩展和停滞取决于负责官方拨款的多少,而不决定于市场的需要,也同企业经营的好坏无关。
        材料三:这种封建性的、买办性的官办军事工业,经营管理是极其腐败的。管理机构庞大,讲究排场,不顾实效。企业中的官员们坐食高俸,而且还有许多凭一张八行书而挂名支薪的人员。至于采办各种洋货中的虚报贪污,那就更不用说了。
        材料四:张之洞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议论江南制造局(已在建厂近四十年后)说:“沪厂枪机不能全备,必须兼以人工剜磨,并非全系机器所成,故费工多而出枪少。近来陆续添机,频次整顿,每日仍只能出枪七支,一年只能出枪二千余支。”
        第二段材料:
        材料一:在他们的军事工业中通行的封建官场习气,全部照样地搬到了非军事的官办企业和官督商办企业中。这些企业,享有某些特权,例如招商局畿够承包漕运的运输,纺织厂在运销中能够减免内地税和厘金。虽然如此,许多企业还是由于经营不善而亏折倒闭。有些企业虽然赚钱,但也很少把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无论亏本还是赢利,承办的官员们都从中发了大财。
        材料二:官办和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虽然规模还不大,却企图利用官势来造成垄断的局面。最明显的例证是上海织布局。在它筹建时,李鸿章呈请朝廷批准,“该局用机器织布,事属创举,自应酌定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张之洞在广东想办织布局,就向李鸿章询问说:“上海布局经尊处奏准十年内不准另行设局,是否专指上海而言?”李鸿章冷糊答复说:“粤设官局,距沪较远,似无妨。
        材料展示后,还是以学生阅读为先,学生发言表达为主,教师进行补充和引导,重点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材料以及归纳表达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以上两段文字内容,体会洋务企业存在的弊端:官办军事企业的技术严重依赖外国,包括生产原料也是来自国外;在这些官办及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中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无法让企业真正地发展,也无法真正改变中国社会的落后和腐朽。
        四、结束语
        基于史料的探究性学习,不能全面铺开随意进行。教师还是要根据适宜采取此种方式的课题进行。所选课题必须有充足的史料可供查阅,课程在学科体系中处于重点内容,这样的情况下采取基于史料的探究性学习才能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让学生注重研究史料,注重探究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严颜余.初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的理性运用[J].中学教学 考,2018(16):72.
        [2]刘军明.初中历史课堂应用史料的作用与策略[J].中学历史 教学参考,2017(10):59.
        
        作者姓名:雷绍宇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7.02
        民族:汉  籍贯:湖南邵阳       
        单位名称: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实验中学   邮编:523220
        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称:中学历史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学、中国近现代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