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张晓翠
[导读]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是学生从小学转向初中的重要时期,对于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张晓翠
        天津市静海区第十一小学 301600
        摘要: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是学生从小学转向初中的重要时期,对于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关于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从分层教育的意义以及相关策略对数学教学进行分层设计,积极地培养学生以及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及掌握数学知识,更好的将其进行运用。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
        
        前言:对于数学教学,是众多学科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也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数学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技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所以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利用分层教学模式,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其进行数学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使得每位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内容,从而提高学生们的数学水平。
        一、关于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意义探究
        关于分层教学,其内容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以及潜力倾向将学生科学合理地划分为不同的群组,群组内学生水平相近,群组间形成互补关系。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以及相互作用下使得学生们获得更好的发展及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不同分层群组的实际水平进行相应的数学教学,从而将学生的被动式学习方式进行改变,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差异性问题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降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挑战性,容易产生懒惰心理,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导致学生在学习上采取被动式的学习模式,使得学生的数学成绩难以提高。[1]将分层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高年数学教学中,首先可以将学生的数学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学习方式进行全面的了解,其次将学生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分层,按照层次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数学内容教学,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方式进行良好的培养。
        二、关于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策略探究
        1.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进行测试分层
        关于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开展,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测试,从学生的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生们的数学基础水平等方面进行测试,根据学生的综合评价进行分层。分层内容可以为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学困生等,将不同层次按照字母的形式表现,充分的保护学生们的自尊心,也使得学困生可以重新获得自信心,积极的进行数学学习。[2]在教师进行分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分层的划分以及分层的方式,不便于直接采用座位安排或者直观表述的方法,需要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运用相关的数学测试,使得学生们感受到分层的公平与合理性。可以先由学生自己进行分层划分,学生自己对测试的结果综合日常的学习方式以及困难程度,进行自我分层,随后教师根据其数学测试的成绩以及对学生的了解进行分层,两者分层结果进行整合统一,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减少教师直接分层对学生造成的不合理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重视程度,确保了分层教学的有效性。
        2.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课堂内容分层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差异性来说,有先天的智力因素也有生长过程中身心发育的影响,对于教学课堂内容进行分层,一方面可以使各个分层的学生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更好的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及掌握,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水平。随着年级的增加,数学知识的难易程度也在逐渐增加,对于小学高年级来说,其内容较为复杂,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依据学生的不同分层进行版块设计。


        例如优等生,学习能力较强有自主学习能力优势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于课件内容自主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随后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知识点的讲解等。人教版高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课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直观的了解位置与方向的相关内容,自主的进行知识学习,并将自己对于讲台中心位置与方向进行计算与表述,从身边是事物出发,对所学内容进行推理。对于中等生也就是学习能力一般,基础较好但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并设置相关小游戏,让学生进行简单操作,拖动鼠标等进行位置的变化,更大程度的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对于学困生也就是学习能力不足,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对课件进行一定的简化,将数学知识中相对基础性的内容进行讲解,使得学生从基础进入学习,更好的对知识进行理解及掌握。对于数学课堂分层教学中,还需要定期的对学生进行课堂测验,查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解答。
        3.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目标分层
        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究,需要针对其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关于教学目标的分层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综合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设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优等生来说,需要要求学生在理解以及掌握教师制定的课堂内容外,还需要将学生的思维水平进行一定的拓展,利用已学习的知识点,进行课外拓展,使得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对中等生来说,需要学生对教师课堂内容进行理解,将学习的知识点对课本上的练习题进行分析推理,从例题中掌握所学知识。对于学困生来说,需要对教师课堂讲解内容进行理解,对基础的知识点需要进行记忆,教师可以选取课本中相关基础性的题目使学生进行练习,并将生活中相关的内容进行有效结合,使得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有所用。
        例如在高年级数学教材《圆柱与圆锥》中,课程内容包含了圆柱与圆锥的基本公式,教师在对教学目标进行设定时,需要使学生对相关的公式进行掌握,可以对其含义及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后,引导学生对圆柱与圆锥的公式进行推理,对于不同分层的学生设定不同层次的目标。对优等生以及中等生来说,教师可以要求其将基础含义进行掌握并对公式进行一定的推理,运用推理过程进行验证。对于学困生来说可以要求学生简单的掌握相关含义及计算公式,对于公式的推导过程可以尝试进行,重点在于对知识进行理解记忆。
        4.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评价分层
        对于分层教学,还需要将教学评价进行分层,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从心理希望获得教师的鼓励以及表扬,而一定程度的鼓励及表扬可以使得学生正面积极的提升学习态度。[3]例如优等生,其综合水平优秀,也需要教师进行激励性以及竞争性的评价,使得学生意识到在学习中不断的超越自我,以高标准的形式要求自己,对数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例如中等生,教师对其进行评价,需要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亮点进行表扬,也需要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进行教育,使得学生在表扬中获取自信,也需要在教育中不断的完善自我。例如学困生,需要教师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挖掘并表扬,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不断的将数学基数进行提高,也不断的运用激励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针对不同分层的学生进行评价分层,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分层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
        三、结语
        关于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对其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及掌握,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瑶.探究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34):75-76.
[2]王玉龙.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分层练习[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7):75.
[3]刘清龙.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J].考试周刊,2020(03):78-79.
作者简介:张晓翠,1986年01月,女,汉族,籍贯山东单县,大学本科,二级教师,小学数学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