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萍
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 213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学校已开始实施标准化架构,教室配备电子白板和班级之间的通信,以及使用多媒体在教室中教授各种课程。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借助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信息技术;道德与法治;有效运用
道德和法治课程比较理论化,学习过程很无聊,学生对此不感兴趣。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教师需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现在是信息社会,课堂教学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创建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现代科学教学方法。
1.在道德和法治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重要背景
心理学家研究结果证明,思维与心理直接相关,意识到问题的正确存在仅仅是学生思考的起点。当学生希望完全理解“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含义时,该学生基于问题的思考就变得完全投入。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屏幕自动呈现核心课程,与国际现行政策教学热点保持联系,显示自我学习的研究目标,并提出引发思考和一般讨论的实际问题。学生可以主动地以有序无目的的方式阅读和思考,讨论并积极回答问题,实现理论与社会现实的完美结合,并协调课堂和课外互动,不断提高学生对自主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自学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可以使用信息网络分析技术及时快速地分析实时学习活动和问题,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案和及时的反馈,并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关键学习结构的作用,并鼓励学生尽快意识到这一点。基础知识的同步转移和综合能力的同步扩展,进而充分发展学生的独立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有效地鼓励学生综合能力和个性的同时发展。
2.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道德和法治课教学的必要性
(1)创造一种情境并提升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教科书和教材的要求有深刻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文字、图片、音乐等实际需求组织和创作教材,精心设计课程,使多媒体技术具有独特的功能。通过灵活合理的多媒体技术,比如视频、音频、文字……丰富生活素材,突破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主动性。例如,七年级《家的意味》这一课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呈现了有关“春运”的纪录片,引发学生讨论思考“中国人的家究竟意味着什么?”,让学生接受教育并获得相关知识。
(2)突破教学重难点并提升思维品质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人文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
电脑多媒体可以利用自身丰富的色彩和动态的变化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分析问题的已知条件,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同时,能够有效地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析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引导探究,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这样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提供了方便。
例如,九年级《共享繁荣成果》这一课中,如果仅仅从理论上帮助学生分析“为什么要共享繁荣成果?”学生较难理解,于是我们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组织学生观看《厉害了我的国》片段,以及中国“扶贫成果一览图”,就很容易让学生理解了相关道理。因此,使用信息技术可以达到传统教室难以实现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3)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子这句话不仅适于古时候,在高科技信息时代里同样适用。一个懂得合作精神的人会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集体推荐操作,并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懂合作的人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麻烦,甚至无所适从。与人合作的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因此,从小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尤为重要。
3.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整合也要适时适度
老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好整合的时机,也就是要适时。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要把握好度,要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去学、积极去学。学生能做的事自己做,能发现的事自己发现,能思考的问题自己独立完成。如我在讲授《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这单元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我播放了“开国大典”的视频材料,国歌响起,学生们顿时被这个气氛所感染,鸦雀无声。在这个情境中,大家都充分感受到了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再将五星红旗在联合国上空飘扬的画面和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名单加以公示、、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行、冬奥会申办成功……这些画面足以代表老师过多的讲解,足以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国的强大,从而更加激励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对于这些抽象的概念,教师就不需要再进行讲授,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去学习,能过自读课本内容,置身于这样一种氛围中,学生们就完全能够想到想要表达的感情,而且比老师单一讲授的效果会更好。?
简而言之,信息技术工具是一种有效且快速的课堂教学工具,它使学生能够通过相关的课堂教学活动快乐地学习思想,道德和科学法律框架,并在课堂上养成科学的学习行为习惯。努力不断优化学校教学,提高学校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宋仪平.浅谈道德与法治课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7(20):88.
[2]石洪辉.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探讨[J].考试周刊,2018(10):133.
[3]赵苗苗.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的探讨[J].魅力中国,2018(49):17.
[4]如何促进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N].王栋.发展导报.2017(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