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馨 明月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2018级 重庆 4007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不同阶段的课程,教学创新已经全面开展起来,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也成为当务之急。对于小学美术课程来说,探索有效的方法,运用行之有效的策略,以不断的更新教学思维,扭转被动的教学状况,增强课堂教学的效率,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细致而又全面的研究与之有关的教学内容,深度的挖掘作品的本质,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文章的精髓,并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提高 小学美术 教学 课堂效率
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为整体教育教学体制的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音、体、美等艺术类科目的重要性得到明显的体现,探索其具体可行的方法,以全面提高其课堂教学的效率尤为重要。对于小学美术科目来说,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更需要立足学生探索美术作品的实际情况,不断的研究行之有效的方法,更好的推动整体美术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作为小学美术教学专业的大学生,要真正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重要使命,针对课堂教学实践,以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对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认真的分析,要突出课堂教学的特色,深度的进行作品的挖掘,促使课堂教学实践与理论知识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下面就站在自己学习理论知识的角度,谈一谈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课堂效率的具体做法和措施:
一、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课堂效率的必要性
课堂教学教育的实践来看,整体效率的提升是课程改革深入的重要表现。对于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程来说,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接受和掌握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学生的理解能力,严重受到限制,这样的教学状况将不利于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小学美术教学专业的大学生,需要对实际的教学情况作出科学的判断,积极的探索和改进,以不断的增强课堂教学的效率,要做到与时俱进,扭转自己的学习状态,深度的进行课程的挖掘,以形成高效的教学体系。其必要性集中表现在:
(一)需要思考本专业的课堂发展趋势
我们在学习和研究美术专业的课程中,应该具有创新精神,不仅需要研究教材,更应该对本专业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全方位的探索,要及时的发现课堂教学发展中遇到的困惑,不断的进行寻找和发现,以成功的找到本专业前进的方向。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课程的探索,在研究美术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更需要思考其发展的趋势,以全面把握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
(二)需要发掘本专业的教学创新方法
虽然小学美术课程,在小学阶段已经全面推广起来,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十分严重,被称为小科或者副科的几率仍然很大,长此以往,将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深度进行。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研究与之相关的创新方法,对本专业的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化的解析,从教材的长远发展来进行探讨,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专业学习的空间和领域,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谈,以确保创新型的思路融入到真正的课堂实践中。
二、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课堂效率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根据课堂教学的形式,从学习中进行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研究和分析,是我们在校大学生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虽然我们并没有真正进入到课堂实践中,但是我们将来以后一定会成为引领时代前行的指路人,所以,必须不断的进行课程的挖掘,对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进行全方位的处理,形成对将来有指导意义的教学方案,以深度的进行课程的变革,努力进行方法和策略的寻找,确保整体的课堂教学与将来学生的学习进行完美的结合,不断的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一)考察课堂导入的形式,唤醒学生的创作激情
虽然我们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但是通过老师的引导,我们也接受了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在此期间,我们对于课堂导入的形式也做出了综合性的评析。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为了提高整体的课堂效率,需要采用生动有趣的导入形式,深深的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对美术作品表达出强烈的探索欲望,并自主的进行作品的开发和分析,不断的开发学生潜在的创作意识,唤醒学生内心浓郁的创作激情,以确保课堂导入形式更加新颖独特,真正为学生服务,增强学生创作作品的能力和水平。例如,在讲解美丽的园林这一内容时,学生由于不了解园林,所以,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导入到园林的教学中,将园林的美景清晰地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加了解园林,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让学生不由自主的进行创作,以获取最佳的教学境界。
(二)研究课堂问题的核心,发展学生的美术素养
对于目前的来说,我们接收到的仅仅是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而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并没有深度的进行。所以我们更需要依托新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对于课堂问题的设定需要拥有一个强大的力量来支撑。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设计层次分明的提问方式,与学生的学习实际基本上达成一致,让学生自发的进行思考,顺利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优化课堂提问的形式,促使课堂提问的效果得以全面的提升,从而顺利地实现学生美术素养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六年级《图形的魔术组合》一课中,教师可向学生抛出关于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哭泣的女人》这一作品的相关问题,问:“这个女人的脸是正面的还是侧面的?还是既有正面又有侧面?如果你是这位大师你会怎样表达‘大笑的女人’?”这个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其对美术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从而克服敷衍心理。
(三)把握课堂合作的主旨,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
我们在研究小学美术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就应该明白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而通过单一的方式,是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的。所以在实际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把更多的课堂机会交到学生的手中,鼓励学生对作品的内容进行科学化的分析和总结,让学生产生与作品的情感共鸣,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情绪,促使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作品的内涵,开心愉悦的进行作品的创作,以全面提升学生创作美术的能力和水平。比如,学习“诱人的瓜果”时,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的安排合作小组,然后把提前准备好的水果和果篮拿出来,鼓励学生进行仔细的分类,积极的探索,接着让学生思考怎么把这些水果全部放进果篮中,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集思广益,如:把诸如西瓜、哈密瓜等大型水果放在最下面,苹果可以放在它们的上边,樱桃、草莓这种小水果可以散落在果篮的周边。这样,学生在经过交流合作之后,意见达成一致之后就会一起动手操作起来。为了增加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教师可以采取成绩共享的方式,将小组成绩作为每个人的最终成绩,这样学生就会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努力合作。
综上所述,我们在学习小学美术专业课程中,要认清楚当前的严峻形势,不可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全面探索与整体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有关的具体内容,致力于课堂教学环境的改善中,迎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尊重客观事实,避免盲目性,要采用有计划的课程探索,潜心研究专业化的知识,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对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掌控,总结出其中的教学经验,并对课堂教学的形式正确的判断,鼓足自己探索新知识的勇气,让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更加符合真正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朱立斌.浅析如何利用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美术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09):14.
[2]杨坦.浅谈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J].南北桥,2019(16):144.
[3]王启新.浅析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