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敏
江西省景德镇一中
【摘要】
随着时代发展,培养具备更完善素养的新一代人的教学势在必行,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教学改革要体现时代特点,为了更好的促进改革的发展,我们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本文就以上几点做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教学、改革、模式
【正文】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正值我国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新课程的实施犹如迎风起航的大船,势在必行。作为身在课程改革中的美术教师,我们无可回避正在变化的教育环境,应该首先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做出调整,转变角色,适应美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比如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式等,主动走进美术新课程。
高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是:培养学生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方面的基本素养。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会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程改革,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要求具有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增强美术课程对学生发展要求的适应性,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一、转变思想,适应新课程要求,寻求新的教学思维
首先要转变的就是我们把教师当成“知识输出者”的观念。新的学科方向要求我们,教师不但要向学生输送信息,而且要与学生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交流和多向交流。课堂应该成为一个信息平台、一个信息交换中心,我们作为教师只是其中的一个主要交换者。
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理念,就是要力图改变传统教育中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实际内涵是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的改变。现在的学生往往喜欢主动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如果教师还是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身份出现,把知识讲透,学生被动接受,也许从短期效果来看,学生学会了,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学生失去了自我探究的习惯。现在美术课程有了新的标准、新的教材,但至关重要的还是新的教学理念与过程,我们要在在新课程的环境中和学生共同营造新的课堂,在美术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二、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综合性、多元化的美术课
对一个面临新时代教学任务的教师来说,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拓宽教学思路,丰富教学形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美术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探索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将高中美术课与各种方式进行整合,实践证明,教无定法是真理。
(1)整合实体环境:
美术,其实是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的最紧密的一种艺术,“艺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无处不在,深化着生活,丰富着环境,改造着我们的生活经验”。在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都可以寻找到和美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事物。新课程教材中很多内容我们都可以和学生日常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比如在湘美版高中《光与色的世界》这一课的时候,鼓励学生观察自然中的事物(比如教学大楼的灰色墙面在睛天与雨天的色彩变化、教室里的日光灯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里的色彩变化、回忆窗外的树叶在不同季节中的色彩),努力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已的体验和感受,然后鼓励学生用色彩画的方式将观察的结果表现出来。实践证明,美术课贴近生活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真正主动参与到美术创作活动之中。
(2)整合音乐课
在某种程度上说,音乐课其实与美术课完全可以放在一起上。一个艺术素养较高的人,欣赏音乐时,眼前会出现优美的画面,而欣赏美术作品时,会感受到其间凝固着的旋律,这就叫“通感”。让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巧妙结合,更能激活其创造灵感,提高审美情趣。如讲《形——不需要翻译的世界语》这一课时,为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与线条共有的旋律感,播放了几段轻松多变的钢琴曲,学生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回旋画出了各种各样的富有韵律的线条。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又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情绪来画各种线条,同时也播放各种不同情绪的音乐小节,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丰富多彩,有的还在线条上注了文字来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感情,进一步深化了对作品的理解。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美术和音乐都是引导他们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和想象力,走进美妙的艺术世界的最佳方式。
(3)整合信息技术课
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为美术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多媒体音响等,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和科技量,丰富美术教学手段。
在研究美术课和信息技术课的整合教学实验中,我们尝试将美术课和计算机课两节连在一起上。这样,美术课中使用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在计算机教室进行,能使课程整合的教学实验从课时上得到保证。实验中,美术教师与计算机教师同时参与授课,从不同的学科对学生进行辅导。
在课程整合的实验中,强调发挥计算机的特点,使计算机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学习不同类型软件的热情。如:位图类软件Photoshop、矢量图类软件CorelDRAW,Illustrator等,甚至有一些同学使用3D软件和编程代码来制作图像,发挥了多样的艺术潜能。这些都受到了现在深受现代媒体艺术、动漫文化影响的学生们的热烈欢迎,纷纷设计出了各种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色的作品。
实践证明,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引进,无疑使得美术课更加生动活泼,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美术与生活的融合、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使学生置身于一个多元的情景中,有益于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完善审美心理结构,更充分调动起他们参与美术学习的兴趣,也体现了美术教育的多重价值。
三、开发课程资源,加强研究性学习,推进新课改与学校实际的结合
我们学校所在的景德镇市是千年瓷都,在美术特别是陶艺教学这一块有天然优势,在教学中我们立足本土文化发挥地域特长:
1、根据所开设的美术课程配置专用美术教室,配齐相应的美术教学设备(包括储藏教具、工具、材料的场所、展示学生美术作品的场所)与器材,配置可供美术课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校的图书馆配备了各种美术书籍和其他美术资源,包括画册、教师参考书、学生参考书、美术杂志、美术教育杂志、幻灯片和光盘等,供教师备课及上课,学生收集、查阅资料以及自学或合作学习时使用。
3、协调不同学校间的不同师资需求,互通有无,使教师资源共享成为可能。
4、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艺术作坊和有关工厂、车间等,聘请美术专业工作者和相关人员参与美术教学,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
5、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开展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和国际的学生作品、教师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
6、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
从素质教育到今天的学科核心素养标准的出台,美术教育越来越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美术这个平台来塑造新世纪的创造型人才的观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美术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方面相比其他学科有着天然而独特的优势。新课程改革已向我们走来,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才能更好的理解新课程新理念,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尹少淳谈美术教育》 尹少淳
《美术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认识》 陈卫和
《试论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课程整合》 相泽民
19ZXYB018 《智慧课堂支持下美术课新型教学方法建构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