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微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马春燕
[导读] 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用最有限的时间来让学生积极地行动起来

        马春燕
        重庆市忠县忠州第二小学校  重庆  忠县  404300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用最有限的时间来让学生积极地行动起来,获得更多的感受,生成优化的学习能力呢?在我看来,就需要将教师的教育智慧与现代的教育技术进行整合,进而促使小学生也能够感受到音乐知识的魅力。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微课可以发挥出极大的教育价值。因为,微课的设计,教师可以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教育智慧,因为微课的设计我们可以激活教学资源,还可以让学生明了自己该做些什么,又该怎样做。他们会把握住知识的重难点,进而在展现出自己的主体价值之后,全身心的转变为可学、可生活的学习者。相比其他学科,音乐学科是最美的,基于此,在落实小学音乐教学目标时,借助微课让学生的心最快速的受到美的震撼,让小学生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小学生才能够成为乐学的学习者。
关键词:微课 小学 音乐教学 应用
        小学生需要得到全面的引导,小学生需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小学生需要生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展现出学科优势,进而让小学生能够全身心的参与进来,用全部的感官来和世界对话。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整合微课教学模式,用“微小”的时间、知识点、情境来启动学生的学习活动,音乐学科本身就是最美的,如果我们能够恰当的应用微课教学模式,必然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情商”,实现“美育”目标。音乐学科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能够恰当的应用微课教学模式,可以让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与课外的学习空间进行整合,进而让小学生能够养成拓展学习时间的机会,用自己的课堂所学来美化自己的生活,由此可见,微课教学模式的融入,可以让小学音乐教学产生最大的教育效能。
        一、让音乐知识变得直观化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乐理”教学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但是,也是给学生带来厌学情绪的内容之一。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些知识往往就是“天书”,即使是对于成年人而言,我们虽然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学习音乐知识,但是,在我们成为成年人之后,我们对于专业的音乐知识还是一窍不通、云里雾里。而在有了微课教学模式做基础之后,这一点可以有效的得到解决,此时小学生也能够“听懂”、“看到”。如,在教学乐理常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的过程中,老师可结合讲解与视频进行授课。老师课前先准备一段关于竹子的视频,让学生数一数竹子的节数,明白小节的概念。根据小竹子的分界线,他们很自然就联想到了小节之间的小节线。然后,老师就可引导学生了解小节线的作用,即提示拍子的强弱。接着,老师再以跑步比赛中的终点线来介绍终止线。这样,大概仅需几分钟,学生就可以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掌握本课的三个知识点,既节省了时间,也保护了老师的嗓子。

又如,在教学“声音的强弱”时,老师可事先准备狗、猫、鸡、鸭及各种昆虫叫声的音频,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分辨,帮助学生快速明白什么是声音的强弱。这样能节省课堂的教学时间,还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实现整合目标
        在创新学校教育活动时,我们正在倡导“整合”、“共享”。作为小学音乐教育者,在我们恰当的应用微课教学模式之后,我们要可以给学生一个“整合”、“共享”的平台。通过整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合新的教育技术,整合其他的学科知识,整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而让小学音乐教学能够切切实实的引发学生的改变。此时学生会水到渠成的进入一种共享状态。如我们可以利用微课中形象的动画,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欣赏歌曲的示范演唱,领会其中蕴含的意思,感受歌曲的独特魅力。这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能让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让单调乏味的音乐符号变得活跃起来。学生感受到音乐符号就像一个小精灵,对音乐符号的排斥就会转变为喜爱,从而从心底里喜欢上音乐。通过微课教学,音乐课堂变得活跃,单调乏味的教学过程也变得丰富多彩,改变了以往的单调风格。例如,在教学《我和你》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微课让学生观看北京奥运会上歌手演唱的场面,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容易受到感动。在学习国歌的过程中,老师不妨在备课时准备一段国旗在国歌声中升起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使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神圣和庄严,让学生的爱国热情被彻底激发出来,再让学生带着情感跟唱,体会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在音乐的世界里,学生会体会到充满感情色彩的音乐符号。
    三、构建动态化的学习空间
        微课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节奏。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四十几分钟的时间中,接受直观的知识,解读知识的内涵,获取更多的见识,参与交流与互动。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完成自主学习空间。换而言之,因为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我们可以让小学生全方面的行动起来,让小学音乐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变得动态化。微课,顾名思义,就是用微视频的方法将本节课的内容展示出来。微视频的时间一般在5分钟左右。在一个5分钟左右的小视频里,老师可以将本节的重点、难点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形式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同时,这种简便的形式对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有重要作用。比如,在教学《拉萨谣》时,因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在练习歌曲的过程中掌握发声技巧,并大致了解西藏的民风,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所以,老师可以利用微课,让学生观看《拉萨谣》的舞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兴趣,从而在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中体会这首歌独特的魅力。老师再对音乐节奏进行引导和指点,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首歌的旋律,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落实小学音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应用的资源、时间、空间是极为有限的,而音乐知识的专业性,也让小学生往往只能够简简单单的“听一听”、“唱一唱”而已。但是在有了微课教育模式做基础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小学音乐教学也可以发挥出极大的教育效能,进而引发学生的质变。
参考文献:
[1]李薇.浅谈微课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上),2015(2).
[2]郑霞.教学机智理论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