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小芬
重庆市忠县忠州第二小学校 重庆 忠县 404300
摘要:在开展小学生作文教学时,我建议,要让学生有畅所欲言的平台,进而借助口头表达的方式激活情感、凝集思想,拥有写的素材和想法。教师还需要不断地书写下水作文,进而让学生能够在模仿中不断地生成,相比名家名篇,这种由自己教师书写的范文更具亲和感。当然,教师还需要释放一定的自主权,从搜集素材、创作与再创作到作文评价都需要让学生成为主体,进而让学生从浅入深,生成写的欲望和能力。此外,我们还需要引领学生走出去看一看,进而让优美的书本内容与美丽的生活内容进行融合,促使小学生生成真情实感,生成生活见识。语言其实是一种表达工具,而表达是情感、思想的载体。在落实作文教学目标时,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些方面进行引领,必然可以让小学生想要写作,想要发表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提升 小学生 作文 教学效率 方法
在开展小学生作文教学时如何才能提升教学效率?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习惯表达交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输入与信息输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优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内在能够变得积极阳光,为学生生成知识基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从“会说”过度到“会写”。再有教师要发挥出主导价值,不仅仅要优化课文讲解活动,还需要能够写好下水文,进而让学生能够模仿,并且可创作。期间教师要让学生转变为评价的主体,进而实现主导价值与主体价值的碰撞。此外教师还需要引领学生走出去看一看,行万里路与看万卷书同样具备极高的教育价值,学生只有拥有了足够的见识,才能够不断地实现内外在的信息对接,进而拥有写的素材储备、情感与思想储备。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分析。
一、从“会说”向“会写”过度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给学生进行多个方面的调整,让学生能够拥有写的储备。在这一方面其他的教育者的建议是让学生进入现实生活多见、多阅历,在这一方面我会提出相似的建议,但是,与其他教育者不同的地方在与,我要求学生在搜集了相关的信息之后,还要不断地“提炼”,进而让学生能够将散碎的信息转变为可以表达的“论点”。当然“提炼”目标的实现还需要教师进行积极地引导与预设。首先要求学生畅所欲言,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无论是描写人物的作文还是描写一件事的作文,都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观察思考,在课堂上讲素材、结构、思路,营造一种踊跃发言的民主氛围。这样的环节有效拓展了信息量,也让学习活动变得更加拓展。接下来我以下水作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下水作文的创作大部分时候由教师亲自完成,也有时候可以安排一些学生代替教师进行创作,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写人物的文章为例,我在教学中以学生所熟悉的人物创作了一篇下水文,从人物肖像描写到事迹描写,学生都非常熟悉,以此为抓手启发学生对如何写好描写人物的文章进行分析,学生很快就能总结出新颖的标题、详略得当的进行讲述。小学作文教学中应当“活”起来,传神的肖像描写、表现品德典型事例的描写,多展现这样的要素。有了下水文的示范,学生接下来的写作活动将会非常轻松,由于他们学到了直观的方法,比起空洞的作前指导效果要好得多。
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历了从“说”到“写”的转变,他们的语言功底必然会不断地得到提升。
二、让学生参与评价活动
在引领小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已经习惯走在前面,而小学生的天性决定他们并不喜欢一味的跟在后面。在实施作文教学时,我们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天性,让学生真真正正的全身心的参与进来,进而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问题与需求。其中让学生参与作文的评价就是最适宜的方法之一。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会从被评价者、评价者两个方面完成学习活动,进而生成认同感、归属感,生成更多的感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中会运用一段时间对学生进行作文批改的辅导,让学生知道作文批改改什么、怎样改,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掌握了从错别字、病句到结构、主题、写作手法这样逐层深入的批改方法,除了错别字和病句之外,其他环节都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可能一开始并不适应这种批改模式,教师要在最先几次的评改中加大指导的力度,甚至手把手对学生进行辅导,让他们逐步掌握这样的技巧。在完成自主评改之后,我还要求学生与作者进行交流,将评改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他,也提出自己的观点建议。每一位学生在自主评改中,既要对别人提出意见进行总结,也要接受别人的点评,整个氛围活跃起来。评改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作文评改积极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让他们在评改中更多地发现作文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下一步的改正。以自主评改为主要特点的教学评改创新,让学生拥有了更多的交流展示探讨的平台,有助于学生认真反思作文创作,在逐步探究中得到提高。
三、引领学生拥有更多的见识
让学生走出去看一看极为重要,让学生读万卷书也极为重要,而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就在于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当然小学生更需要这样的学习体验,他们因为没有见识所以才不知道如何沟通表达,如何写出可以和他人之间产生共鸣的作品。基于此小学作文教学一定要打破教室的空间限制、课堂的时间限制,要灵活组织作文教学拓展延伸活动。例如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技巧,教师可以利用活动课时间带领学生选择校园附近的一处景物进行观察,现场指导学生观察的顺序,现场讨论景物的特点,现场确定描写的方法,甚至现场撰写提纲、现场交流讨论,作文教学指导中现场探讨、现场创作的效果最佳。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细心搜集生活中的各种素材,从社会热点关注到各种资料搜集,以及观察自己身边的人物等等,这些方面可以为学生的作文写作奠定良好基础,特别是提供丰富的素材。
综上所述,在引领学生生成写作能力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从“说”、“仿”、“看”一点点的生成“写”的想法、需求、兴趣。当然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调动现有的教育元素,改变已有的教学模式,进而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不断地实现转变,有效的实现信息输出,并且架设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沟通平台。
参考文献
[1]着力“言之有物” 提高作文教学[J]. 夏荣琴. 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 2011(05)
[2]小学生作文教学之我见[J]. 李梅. 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