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用的小学高段英语作业设计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王盼盼
[导读] 自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呈上升趋势增长,
        王盼盼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始丰街道中心小学
        摘要:自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呈上升趋势增长,使得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与此同时我国也愈发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英语也成为了三大主科之一,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而若想要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提高英语能力,课后作业也是十分关键的,课后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相关知识。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意识到设计英语作业的重要性,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设计出符合相关理念的作业,注重语言性功能的重要性,从而使得学生拥有独立的思想和感情,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作业;语用性能力
        引言:从《英语课程标准》中可以了解到,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如今教育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准则,希望学生能够具备综合能力。从英语学科学习的角度来看,英语家庭作业的设置不应该仅仅是一些理论知识的罗列,应该设置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家庭作业,通过一些实践作业让学生能够实际的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仅如此,学生通过完成一些实践作业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智力以及思维能力,甚至也会改善学生的性格,使其拥有更加坚定的意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英语教学的角度来看,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另外课后的作业对于学生学习巩固知识而言也尤为重要,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学生可以更清楚的明确自己是否学会了英语知识,能否用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另外在课上教学时,教师大多以理论知识为主,较为书面化,但通过布置作业,便可以让学生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在以往教师布置的英语家庭作业通常都是一些课上的知识,没有延伸,这并不能真正的让学生理解课上的知识。因此教师应该学会创新,在设计英语家庭作业的时候设置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让学生真正的了解英语技能并掌握这项技能。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教师需要首先考虑作业的实际意义,明确学生的真实需求,而后设置相关的家庭作业,从而提高家庭作业的质量。学生做完家庭作业后,教师也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到学生针对课上的内容是否理解。
        一、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的创新能力,体现作业语用性功能
        在传统课堂中教学是以教师为主,进行灌输式教育,学生较为被动;但随着新课改革的推进,如今教育事业明确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并且注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培养学生实践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将英语这一学科与生活紧密相连,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一味的模仿并不是教育的目标,教育应该是让学生们成为创造者。例如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英语短文时,可以将短文的内容延伸到课外中,在理解短文后让小学生写下对于这篇短文的看法,也可以通过让学生编故事结尾的方式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发散性。教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并不简单的为了考试的成绩更高,而是培养自己的各项能力,应该将课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实现与生活相融合。


        二、以提升学生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为主题
        在当下时代的教学中,学科与学科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互通融合的,另外独立学科的教学也并不能满足如今教学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明确这一问题,将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互通,融会贯通实现教学。在各个学科整合学习的过程中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作业布置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功用更显突出。比如在教学《Travel plans》时,教师可以开展以“I want to?trave……”为主题的讨论活动,并在讨论结束之后要求学生以英语说出自己想要去什么地方旅行,并且有着怎样的计划。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动手实践的环节,比如,要求学生将自己的“Travel plans”写到作业本上,仿佛自己马上就要开始旅行一样,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通过实际的感受更能够让学生理解英语这一学科。通过“语用性”英语作业培养学生跨学科的运用能力。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欲望,所谓跃跃欲试,不知天高地厚。每一位孩子都愿意表现自己,他们会不计场合地露上一手、毫无顾忌地表现自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鼓励学生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英语交流,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让学生在展示自我的同时享受英语带来的无限快乐与自豪。在完成这些“语用性”英语作业的时候,师生一起分享学习的乐趣。
        三、注重“因材施教”,分层设计作业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不同学生在学习英语学科时,往往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更能够拥有学习积极性,最终的学习成果也更好,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到不同学生的心里状态,从而实现因材施教。在安排作业的时候实现分层设计,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从而安排不同难度的作业,如此一来便可以使得学生全面进步。除此之外,设计分层作业也可以提高作业的质量。
        其作业的布置需要严格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划分设计,让不同层别的学生都能在既定的要求和标准之上完善。如,在对话、课文的复习作业设计而言,优等生往往能够熟练地对文章进行背诵,有时候还能添加一些自己积累的词语进行拓展,中等生能够对课文中规中矩地进行背诵,在课文背诵中偶尔会出现小的瑕疵和错误,但整体的问题不大,对一些英语拔高的作业设计较难完成。学困生则很难背诵英语课文,阅读和单词认知上经常出现错误,单词积累量较低。因此,教师的作业设计必须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如在开展《My day》的教学时,教师的作业设计需要制定不同的标准,如学困生只需要了解生词dancing ,swimming ,exercise,以及简单的短语eat breakfast ,go for a walk等;中等生则尽可能背诵课文,并能复述这个故事;优等生则不仅能够背诵全文,更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讲述这个故事。
        结束语:教师作为作业设计者,其要抓住小学高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基于语用功能优化作业设计,从容面对各种问题,为我国小学高年级英语作业领域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水波.基于语用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018(002):122-124.
        [2]鲍旭平.旨在语言技能提升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研究[D].
        [3]魏方方.基于语言技能提升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J].基础教育研究,2018,000(023):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