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保银
衡水市枣强县唐林镇倘村小学 053100
摘要: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来说,应用合作学习属于一种较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符合如今素质教育的需求。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和沟通,也有助于不同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及智力水平的学生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营造一个更加友好,且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课堂氛围。基于此,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数学的重点方式,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从根本上改变和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在学习活动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夯实基础。
一、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上进心
小学阶段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动力。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格外注意各种问题,只有将提升整体学生的学习动力作为合作教学的最终目标,才能够确保合作教学的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需要尝试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将小组内每一位学生的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帮助小组形成一个能够实现互帮互助的关系网。通过教师合理地设计竞争环节,结合每一个小组的实际表现,公平、公正地给小组评分,才能够充分激发出学生们的上进心,使得学习氛围更加良好。
(二)推动良性竞争
我国的新课改理念不断地深化,现代化教学体制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有必要引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小组合作学习是此背景下的必然发展模式,有助于增强良性竞争,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通过小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可以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共同解决同一个大问题。每一个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的学生,均担负着小组学习任务中解决小任务的职责,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小学数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众所周知,学习任务是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环节,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虽然有些教师也会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形式合作学习。然而,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些小组成员讨论得热火朝天,一些小组成员则作壁上观。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设计出有效的探究任务,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合作探究兴趣。老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将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作为起点,根据教学需要,立足学生最近发展区,设计有效任务,借此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为学生指出探究方向。以“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为例,该节课教学的实施旨在引导学生们利用观察、比较等方式,建立对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知,把握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从教学内容可以看出,这节课的知识点是极具探究性的。
因此,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老师围绕教学内容为学生们设计了如此合作学习任务:任务一,观察多媒体中展示的图形,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些图形吗?你知道这些图形是什么吗?任务二,你能使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分析所拼出的这个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存在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任务三,动手操作,结合亲身的体验,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呢?如此任务的设定,不仅为学生们指出了合作学习的方向,还使学生们有针对性地展开对新知的探索,便于建立对新知的理解。
(二)借助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良好的情境能让学生沉浸于教学环境中,从而使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能发挥出更为有效的推动作用。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轻松、生动的教学氛围,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基于这些优势,教师要科学、合理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直观地呈现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教材“轴对称”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多个轴对称图形,或者是借助黑板画出几个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小组探究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通过此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自身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探究,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三)强化指导调控,深化学习合作
一个团队活动的时效性,与团队协作和构建组织技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不仅要为学生设计学习问题,还要加强问题分析和解决的引导,这样才不至于让教学设计浮于表面,从而直接影响到合作学习的成果。做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总设计师和总调度人员,老师需要有较强的调控能力,以有效拓展小组学习的纵深程度,以确保小组学习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比如,规范学生行为,发现个别成员学习态度不认真,或是个别小组学习行为不规范,老师需要及是指出并纠偏;学生学习交流中如果有思维闪光点出现,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学生学习思维陷入死胡同时,老师应及时给予点拨引导;学生交流流于表面时,老师应及时深化引导。
(四)合理构建合作小组
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有必要从初期的构建合作小组作为重要的切入点,合理地构建合作小组,保证合作小组结构和成员的合理性,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设置测试环节,对不同学生的性格、成绩等个体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由此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保证每组的综合实力平均合理,避免出现不同小组综合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降低了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将数学优等生和后进生混合组合分组,而并不是将所有的优等生分为一组、后进生分为另一组,这样的分组方式会导致后进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加反感、抵触,限制了小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发展。教师在分组时应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不同学生的个人特长,将其合理的平均分配到不同小组中,不同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充实自身的知识储备,拓展学习视野。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加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小组协作的精神。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教师要依据对学生具体情况的掌握,采取合理措施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黄晓媛.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读写算,2019(35):93.
[2]王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运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12):78.
[3]费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作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9(35):161+163.
[4]肖红.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9(12):120.
[5]杨桂琴.论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