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治
海亮高级中学,311800
摘要:借助生物教学让学生感知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引导其对生命的思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对生命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清楚的了解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历程,这样才能让其了解生命的意义,并以此为动力用有限的生命实现人生价值。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展开分析,并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高中身故;生命教育;路径
引言:高中生物本就是探讨生物科学及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新课改后又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中,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其培养生存能力,并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一、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感知生命的意义
随着社会步入信息化,各行各业中都可以看到信息技术的影子,这对课堂教育方式也产生了较为强烈的冲击。每个生命都是宝贵的,其具有复杂性和独特性,教师在授课时如果单纯依靠语言讲解,很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因此,利用多媒体设备或是交互式白板开展教学,将枯燥的文字演变为生动、有趣的图片和视频,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过程中体会到生命的珍贵[1]。举例来说,在学习浙科版高一生物必修1《细胞的分子组成》一课时,教师要重点讲解核酸这一知识点,它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在学生以往的学习经历中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到分子结构模型图,因此对核苷酸分子组成和结构较为陌生。为了更直观的将知识点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受影视剧影响,大部分学生会对亲子鉴定,DNA指纹识别有加高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联系生活日常讲解这一知识点。核酸分为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RNA和DNA。其中脱氧核糖核酸是生命遗传的主要物质,而核糖核酸在蛋白质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多媒体将DNA和RNA以动态图的方式展示出来,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遗传性疾病帮助学生深入了解DNA在生命中的意义。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父母健康但孩子却存在疾病的情况,大部分人会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但了解了DNA在遗传中的作用后,就会知道这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从而对生命的生长发育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挖掘教材资源,让学生体验生命的可贵
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时,要重视合理运用身边的资源。在备课阶段就要认真阅读高中生物教材,深挖其中与生命相关的内容,这样在保证课堂质量的同时,也可以避免教学内容脱离教育目标。同时在课堂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详细分析让其体会到生命有多么可贵[2]。举例来说,在学习浙科版高一生物必修1《细胞的生命历程》一课时,其中蕴含着较多与生命相关的知识点,教师要合理运用并开展教学活动。细胞的减数分裂是本课教学重点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电子课件,模拟演示一个细胞从生长发育到凋亡的过程,并让学生重点观看减数分裂过程,让其明白细胞减数分裂时生命延续的重要活动之一。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到自身生命得以延续的关键所在,可以让其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避免其轻易作出轻生的决定。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疾病的讲解,引导学生对细胞凋亡和癌变有更深入的了解,帮助其树立维护生命,科学就医的正确观念。
三、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思维发散,对生命展开思考
每个生命都有存在的意义,而了解生命的意义,并从中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就是在生物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但学生受到年龄和阅历的影响,很难快速理解生命的真谛,因此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引导其思考。举例来说,在学习浙科版高一生物必修1《细胞的结构》一课时,教师可以将生命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组成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光有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生物分子还不能表现出生命的活动。还需要这些分子有机组合并形成各种细胞结构,细胞才能成为基本的生命系统。联系生活实际可以将细胞的结构比作是一个大工厂,各个部分相互合作,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实现自我调控。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教师应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细胞的基本结构,并通过提问引导其思维发散,如“线粒体向内凹陷形成的脊为谁创造了条件,它与哪些功能相适应?”、“叶绿体主要由哪些部分构成?”学生可以单独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探索到答案后可以通过抢答的方式来回答。由此可见,细胞中每个部分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教师可以在探讨环节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存在意义又是什么?同学们则可以对生命价值展开探讨,这也是开展生命教育的根本意义。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合理渗透生命教育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与素质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珍贵和意义,从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毛丕勇.探究高中生物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61.
[2]陈梦恬.生命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对提升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意义[J].华夏教师,2020,14: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