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颜格
[导读] 数学活动是在活动中进行的,建立规范的小组合作机制,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教、学、做合一,适当开展合儿童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营松和谐的教学气,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愉悦、轻松、快活。

        颜格
        (重庆市北碚区复兴小学  重庆 北碚  400713)

        摘要:数学活动是在活动中进行的,建立规范的小组合作机制,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教、学、做合一,适当开展合儿童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营松和谐的教学气,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愉悦、轻松、快活。
        关键词:数学活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游戏活动;宽松和谐。
        
        数学活动是数学教育在活动中进行,即“数学+活动”。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会的最初方式,学生通过画一画、拼一拼、摆一摆、量量、剪一剪、数一数等形式,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愉悦、轻松、快活。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在数学活动中必须组建合作小组。建立规范的小组合作机制组建合作小组时,我认为首先得培养得力的组长。其次要规范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言行。如让学生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评价,让学生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做进步的解释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
        2、在数学活动中尽量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帮助理解数学年级数学实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便于学生进行操作的内容。如“10以内数的组成”“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拼组”等。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它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帮助学生使用数学的语言符号进行交流,发展学生的数感。
        例如我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问: “138”到底等于多少呢?请大家摆摆小棒寻找答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摆放小棒)接着又说:哪个小朋友能大胆地说说自己是怎样摆小棒的?结果怎样?(生1:13减8等5,因为个位上的3减5不够减,所以我把1捆中的10根小棒与3根合在一起是13根,然后拿起8根还剩5根。)(生2:左边摆8根,右边摆5根,合并起来是13根,然后拿走8根还剩5根。)我归纳一下:大家摆得很好。不错,计算退位减法时,如果个位不够减可以向十位借1后再减,得到的结果再与个位上的数合并起来,也可以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来计算。生(鼓起勇气):我猜还可以这样算,把一捆10根的小棒,拿走其中的8根,还剩2根。再把2根与另外3根合起来就是5根。所以我也觉得13减8等于5。我装做不知:这么摆行吗?你们按照他所说的方法摆摆看行不行?(其他学生也纷纷说出自己的摆放过程和结果。)
        3、在数学活动中要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数学,把生活经验作为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催化剂。

如在认识“0”时启发学生自己说出在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兴趣一下高涨了起来:“直尺上有0”“在温度计上见过”“在体育比赛的比分上见过”“电话上有0”使学生直观体会“0”,甚至理解了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还可以在温度计上表示分界点;在尺上表示起点;在电话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中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使学生加深理解数的意义,为建立数感奠定了基础。
        4、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创设的生活情境,为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比如我在教学“年、月、日”时,问:“喜欢过生日吗?”学生“喜欢!”接着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学生依次回答后我说:“同学们,一般一个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强满12岁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们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这时,我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5、在数学活动中适当开展适合儿童的游戏活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适合儿童心理、生理特征的、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游戏活动。我在教学“找规律”时,让学生通过动手游戏,摆一摆,试一试,最后得出结论:夹在两物体中间的物体的个数都要比外面的少一个。“角”的游戏活动中,学生通过用量角器操作,知道了如何正确使用量角器,更了解了角的内涵。
        6、在数学活动中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重要前提和保证。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问题情境:儿歌数青蛙(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提问学生:谁能将这首歌继续唱下去?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这位同学唱的既好听,又准确,你知道这里隐含着什么数学道理吗?如果用字母表示青娃的只数,这首歌又该怎样唱呢?学生归纳出: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n声扑通跳下水。
        7、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小学生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持才能学好数学,所以可以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就必须将数学中的概念、规律、法则等的化成可以观察的事物、模型的形象或可以动手操作的程序,有了这些直观的具体材料为依托,就可以为学生搭建起“合作学习”的舞台。
        如教学“统计”(一年级下册)。创设情境:发现有个别小朋友那双机灵的大眼不时地瞧着桌子上的学具袋,想知道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对吧?(生齐呼:对!)那就请小组长打开学具袋吧。(小组长打开学具袋)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刚学的统计知识对你手中的学具进行分类整理,并将你所获得的信息填入袋内的统计表中。请整理平面图形类小组的组长,说说你们组是怎样进行统计的。小组长:我们把8个长方形放一块,10个正方形放一块,4个三角形放一块正方形最多,三角形最少,正方形比三角形多4个。
        综合上述,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 “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在活动中,体脑结合,手脑并用,减轻了学习负担,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漆炬.浅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2015(14)
[2]吴雅芳.让学生主动探究,提升课堂效能一一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5(7):5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