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佩
武汉市吴家山中学 湖北武汉430040
摘要:相较于初中阶段的数学学科而言,高中阶段的数学抽象性和逻辑性更强,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高中阶段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问题。因此,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当不断探索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运用多样化的解题方法,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高中数学解题方法的多样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多样化;分析
引言: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解题训练的过程中,也只是要求学生进行机械重复式的训练。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难以被打开,对所学的知识也难以进行灵活运用,影响了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教师要认识到这些问题,并且对现有的教学策略进行优化,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创设问题情境
在引导学生采用多样化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问题请进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活跃自身的思维,针对问题产生多种看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论证自己的方法是否可行这样的方式才能使学生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也能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涌现出更多创新性的方法。另一方面,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能够针对数学问题展开积极探索。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一方面要借助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借助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且能够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最终使学生逐步形成多种思路解决出现问题的方法。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融入多种策略,例如可以设置悬念,也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加具体的思考数学问题,进而产生多样化的解决方法。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不等式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如下情境:生活中每当我们吃饭的时候总是会感到各种味觉,例如汤里面加一点盐就能感觉到咸味,其实这里面蕴涵的一组不等式原理,你能否从下列给出的问题中提炼出数学关系?如果用p1和p2,表示汤和糖水的浓度,并且在其中加速糖或者盐m克,你能够写出相应的数学关系式吗?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很快写出答案,接下来再根据浓度的概念得到相应的答案,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融合了自己的思考过程,因此能够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接下来教师在引入课程教学中的知识点,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能够产生多样化的解题方法。
二、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交流
组织学生展开合作交流,能够使学生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活跃自身的思维,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促进思维碰撞,进而展现出创新性的思维能力,利用自己的思维能力能够更好的以多种方式解决数学问题。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平台,并且倡导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且针对数学问题建言献策使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学习的带动机制,进而共同进步。另外教师还要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让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针对数学多样化解题方法达成共识。接下来,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并且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分享自己的成果,学生在分享自己成果的过程中无论对错,教师都要正确的进行评价,并且将多样化的解题思路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内容。最后,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要积极给予学生正面评价,引导学生能够条理清晰的维护自己的观点,同时使学生善于倾听也能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听取他人意见,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发现自己不足的同时更好的吸收他人的长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解决下列不等式问题3<|2x-3|<5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交流以绝对值的定义作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利用分类讨论解决该问题。学生在解决的过程中很容易就能够解答出该问题,接下来教师在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其他的方式解决该问题,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一些学生想到能够将其转换为不等式组进行求解,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解决该问题,同时也有一些学生提出可以利用等价命题法解决该问题,也可以通过绝对值的几何定义解决该问题。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的碰撞产生出了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教师针对学生这些多样化的解题方法要及时给予肯定,并且鼓励学生的思维创新之处,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进而使学生维持长期的学习热情,能够更好的活跃自己的思维解决数学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使用多样化的解题策略解决出现问题,更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出以来的核心目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当立足于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创新精神,并且将这种创新精神应用于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要想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教师搭建良好的平台,并且能够积极正确的评价学生。具体来说,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针对数学问题进行有效思考,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与学生一起分析探究,并且为学生提供榜样,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动下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深化自己的思维层次进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水平,从而实现多样化解题方法能力的培养。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多样化的解题方法,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因此,就是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积极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和机会,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促进综合素质发展,做了更好的利用多样化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参考文献:
[1]牛萍萍.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河南大学,2012(06).
[2]更 卓.高中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教育科学,2018(0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