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引鹏
陕西省宝鸡市滨河中学 721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广和应用,传统化学课堂的教育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形势,以新课改的教学宗旨为指向,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良,才能够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在化学课堂上采用分层教学法,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在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教学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本文从学生实际能力、课堂教学任务和课后作业评判标准三个方面进行探索,来阐述分层教学法在初三化学课堂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
关键词:初三化学;分层教学法;教学实践研究
对于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的学科来讲,化学属于一个新鲜的科目,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总是会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的,这种状况为化学学习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情感基础。但是初中化学的学习内容更倾向于构建学科知识的基础部分,元素、概念、方程式等等教学内容可能会比较抽象,不易于学生理解,如果采用传统的口述式教学以及板书推导,很容易让学生学不进去,进而丧失学习的信心。
一、在初三化学应用分层教学法的意义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每个班级的学生很多,传统的教学只能根据中层水平的学生进行教学设计,但是每个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学习能力都不尽相同,再加上各自的知识基础也有差异,如果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出现好学生学习量不足、基础不好的学生学习量太多的现象。针对这样的状况,采用分层教学才是更为合适的方法,通过进行不同内容的合理分层,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确保教学进度符合学生个体的实际需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成绩。
二、分层教学法在初三化学课堂的应用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层次划分,夯实基础
新课改指出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围绕学生进行教学设计,分层式教学正好切合这个宗旨。在开展初三化学教学设计之前,先要对班级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层次划分。由于学生已经升入初三,学生个体之间的基础差异必然会比较大,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合适的考核方式进行摸底调查,然后根据摸底成绩、学习能力、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将班级所有学生划分为三个类别:基础薄弱类、常规教学类和能力拔高类,进行有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在划分学生层次时要注意避免应用简单的优等生、差等生等字眼来形容学生的特性,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比如,在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一课时,教师需要针对所带班级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层次划分,由于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一课是初三化学的第一节课,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分层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其他学科期末成绩和开学后的化学预习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考虑,这两方面即涵盖了过去学习能力的水平,又包括了新知识的预习程度,将二者以5比5的比例进行整合,成绩在九十分以上的可以划分为能力拔高类学生,成绩处于七十分到九十分之间的学生划分为常规教学类,成绩低于七十分的学生就划分为基础薄弱类,这种学生层次划分较为合理,更便于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二)以任务为主体进行层次划分,提升效率
在划分好学生层次之后,就要对教学任务进行对应的等级划分。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其适合的学习任务内容,通过这种分层学习的方式,让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学习到符合自身需求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完成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目标。对于基础薄弱类的学生来说,教师将填补基础知识漏洞设置为其学习任务,通过相关基础的不断巩固和加深,渐渐追上正常的教学进程;对于常规教学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设置一些复习和巩固课堂教学知识的学习内容,紧跟教师的教学步伐,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对于能力拔高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设置一些难度较高的、开放性的题目作为学生的任务,既能提高学生成绩,又能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这种以任务为主体的分层教学,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能够促进整体教学的有序进行。
比如,在教授《氧气 氧气的物理性质》这一课时,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应该依据之前的学生分层进行教学任务的分层划分: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设计的学习任务为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特点,以及磷、硫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过程和现象;对于常规教学类的学生,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应该是背诵课堂中涉及到的概念及其特性,准确分析氧气的物理特征描述和磷、硫和铁氧化反应后的产物和现象;对于能力拔高类的学生,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应该是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后,查找和了解课后习题中氧化反应后的产物,并举例说明氧气的其他用途是什么以及身边的氧化反应都有哪些?
(三)以评价为主体进行层次划分,提高信心
初中化学是一门中考科目,因此在传统的化学教学评价机制中,成绩的高低会是评价一个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方式对于那些学习很用功但是成绩没提升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评价为主体的层次划分,来进行学生个体的全面总结归纳,以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个体进行有效的评价。对于基础薄弱类的学生,你不能只用通用卷子的成绩来作为评判他学习的唯一依据,他在某段学习时间内所查缺补漏的知识点也是考核因素之一,要充分肯定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对于常规教学类的学生,可以根据统一考试成绩结合日常的课堂表现来进行评估,以肯定为主,指出努力方向和空间为辅;对于能力拔高类的学生,要结合试卷中拔高和创新部分的考题进行分析评价,在肯定其能力的同时,要指出拔高中的差距,避免出现骄傲自满的情绪。
比如,在讲完《原子的构成》这一课时,教师在进行分层评价时,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层次等级,以及学习任务的层次等级,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判断:对于基础薄弱类学生,要观察其上课状态及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表现较好的提出表扬,表现不好的针对学习态度和漏洞进行客观评价;对于常规教学类学生,要分析课堂作业中暴露的问题原因,进行肯定的同时指出需要加强的方向和部分;对于能力拔高类学生,要综合基础知识掌握和拔高部分的程度进行评估,掌握其探讨的深度和广度,给予支持态度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其产生自满情绪。
总而言之,在初三的化学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以学生个体为课程设计出发点,能够有效地避免学不会、不够学的差异存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丽.分层教学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实践策略[J].新课程,2020(41):163.
[2]吴丰彩. 分层教学法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D].延安大学,2020.